1/0
闵行28个重大工程里的城市记忆丨喇叭头里的乡音
今日闵行06-14 11:21:05

2019年,闵行区承担28个市重大工程项目,含25个正式项目、3个预备项目,涉及38个子项目及诸多住房配套建设,分为产业科技、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五大领域。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新闻:闵行区今年(2019年)承担28个市重大工程项目》。

原闵行广播电视台播音员雪峰

新闻:

闵行区今年(2019年)承担28个市重大工程项目

选自2019年4月12日《闵行报》

作者:毛海萍播音:雪峰

记者近日从区重大办了解到,根据2019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计划,闵行区共涉及重大工程28个大项目,其中正式项目有25个,预备项目3个,涉及38个子项目以及诸多住房配套建设,分为产业科技、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五大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机场联络线、银都路隧道等项目将新开工。

机场联络线项目由虹桥枢纽至规划上海东站,线路全长约68km,建设单位为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沿途准备设虹桥枢纽、七宝、华泾、三林南、康桥、迪士尼、浦东机场、浦东机场T3航站楼、规划东方枢纽上海东站9座车站。根据上海市城市发展规划,需加快推进“三个一千”即一千公里轨道交通、一千公里市域铁路、一千公里中运量的建设,机场联络线是市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市东西主轴内的市域快速通道,通过机场联络线,可快速连接上海的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

日前,浦星公路跨芦恒路节点改造工程的许可已经批准。浦星公路跨芦恒路节点改造工程北起闵行—浦东新区区界,南至江桦路,全长约1715米。工程内容包括新建高架跨线桥及匝道桥,改建地面道路,新建卢胜河桥、改建中心河桥等。主线在芦恒路匝道以北为双向6车道、以南为双向4车道,地面道路在主线高架落地点以北为双向6快2慢、以南为双向8快2慢。届时将有利于缓解浦星公路入城段的交通压力,提高区域路网的通行效率。

在建的许多基本建设项目啥辰光竣工是广大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在这次的计划中,有不少在建项目明确了时间节点。

轨道交通15号线为上海市西部的南北向地铁线,途经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闵行区5个行政区。线路起自城市西北部的顾村公园站,穿过市区一直到闵行区的莲花南路站,终点在紫竹高新区,全长约42.3公里。15号线的建成将改善闵行南部地区居民的南北向交通条件,在完善闵行轨道交通网络换乘功能的同时,促进公交优先发展。

记者了解到,地铁15号线闵行段已累计8座车站封顶;盾构区间已全部贯通;目前已全面开工,项目计划2020年竣工。

昆阳路越江工程北起闵行区昆阳路东川路路口,沿昆阳路向南过江川路后偏向西南,在黄浦江巨潮港下游一点的地方跨越黄浦江,在奉贤区浦卫公路西闸公路路口接地。这个项目已开工,预计2021年竣工通车。

另外,记者在计划表中看到,这些重大项目涉及民生类的有上海戏剧学院浦江新校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里面的泰和诚肿瘤医院等项目;涉及生态环境类的有苏州河流域整治四期工程和吴淞江生态廊道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闵行区重大办负责人表示:“今年闵行承担市里重大项目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区重大办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提高综合协调能力,破解项目瓶颈,维护社会面和谐稳定,为市民生活及出行环境的改善尽一份力。”

还记得小时候,弄堂里阿婆的叮嘱、邻里间的家长里短,都裹着软糯的上海话,是刻进骨子里的亲切。如今,这份熟悉的乡音有了新舞台!

5月31日起,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老干部局、区档案局推出《春申·讲好闲话之喇叭头里的乡音》沪语红色有声档案系列节目,邀请沪语播音员用地道上海闲话,为你播读新闵行成立30多年来那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新闻稿件。

关注“今日闵行”公众号、“今日闵行”APP、闵行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102.7,收听更多《喇叭头里的乡音》精彩内容。

下一期《喇叭头里的乡音》

我们不见不散~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