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舞剧《万里茶道》上演 晋商传奇再现龙城舞台
山西晚报数字报06-12 10:34:22


  “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似曾熟悉的山西民歌旋律,因全新的编曲催红了无数人的眼眶。6月7日至10日,山西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舞剧《万里茶道》,在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剧场,为观众带来连续四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全新的音乐表达、全新的舞台设计、全新的舞蹈编排让不少观众发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舞台作品”的赞叹!
  这部由山西广播电视台指导,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共临县县委宣传部、临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吕梁市文化艺术中心、临县道情研究中心排演的舞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里茶道”为创作根基,将晋商的传奇故事搬上舞台,通过精彩的舞蹈、动人的音乐和极富冲击力的舞台效果,再现了这条跨越中蒙俄三国、绵延万里的茶叶贸易古道的壮丽图景。
  踏入剧场,仿佛瞬间被卷入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晋商时代。大幕拉开,舞台上光影交错,声光电技术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了逼真的场景。随着激昂的音乐响起,演员们以刚健有力的舞姿,展现出晋商们踏上万里茶道的豪迈与坚定。
  在这场演出中,中式美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舞台布景巧妙地融入了传统中式元素,每一种色彩、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演员们的服饰也随之变换,真正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外文化的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对山西民歌进行了全新的变奏演绎。熟悉的旋律在现代音乐元素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当那深情的旋律响起,仿佛将观众带回了古老的山西大地,让人沉浸在浓浓的乡情之中。这种创新的演绎方式,不仅让山西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也为舞剧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据了解,为了这部作品,创作团队潜心创作近一年时间,力求通过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诠释“晋商精神”,重现400多年前晋商群体“开辟商路、汇通天下”的伟大征程。舞剧《万里茶道》于2023年12月份构思、策划,2024年2月组建了以一级编导孟艳导演为核心的指导团队,以吕梁文化艺术中心为演出主体,同年10月正式启动排练。历经一年多的筹备和创排,终于走到大众面前。
  本次公益性演出后,该剧还将进行下一步的修改和提升。同时,《万里茶道》也将以2025年中俄文化年为契机,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阐释推介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讲好山西故事。
  舞剧《万里茶道》的成功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之美的极致呈现,更是一次对晋商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它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晋商们坚韧不拔、诚信为本的精神品质。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走出剧场,演员们也一次次深鞠躬谢幕,令人感动。相信这部舞剧将带着观众的厚爱,走向更大的舞台,并成为山西又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范璐

晋ICP备20041003山西日报社简介 |员工查询 |广告服务 新闻热线:0351-4281494     媒体合作:0351-4281475   广告投放:0351-4281470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