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4人被停职、立案14起!张家界通报溶洞垃圾问题进展:3家大型养殖场涉嫌违法
“掌上张家界”微信公众号06-09 06:54:00

6月9日凌晨,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通报关于3家大型养殖场涉嫌环境违法案件办理情况。

一、关于慈利县通津铺镇燕子社区某大型养殖场涉嫌环境违法办理情况。

现已查明,该场存在以拖延执法人员等方式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雨污分流不到位以及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等涉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根据地下水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该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所在区域及周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我局分别于5月15日、6月3日对该场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要求停产整治。

二、关于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某大型养殖场涉嫌环境违法案件办理情况。

现已查明,该场堆肥车间除臭设施未通电运行,臭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我局以涉嫌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为由已对其立案调查,并于6月4日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该场还涉嫌“未验先投”环境违法行为,正在立案调查。

三、关于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雪莲村某大型养殖场涉嫌环境违法案件办理情况。

现已查明,该养殖场干粪车间未按要求密闭建设、沼气池未安装净化装置。此行为违反了环保“三同时”制度,我局已对其立案调查,并于5月7日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已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

欢迎社会各界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此前报道

张家界:壮士断腕抓整改痛定思痛抓整治

近期,慈利县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引发公众关注。事件发生后,张家界市、慈利县两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采取断然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目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溶洞污染治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高位推进,高频调度,以最坚决态度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6月2日以来,张家界市先后召开2次市委常委会会议、1次市长办公会和1次专题推进会研究部署相关整治工作,要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吸取前期工作中的教训,以最高站位和果敢决心,迅速坚决彻底在全市开展溶洞污染、禽畜养殖污染、非法倾倒固废等突出环境问题拉网式排查、整改,从严从快依法查处危害环境的行为,并以超常规举措迅速组织力量。建立由市委书记、市长牵头,相关市领导为成员的张家界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领导小组,下设整治工作专班、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专班和问责专班,分别由分管市级领导任专班组长。市委书记刘革安、市长王洪斌先后6次深入问题发生地进行明察暗访和现场办公,实地召开“屋场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具体部署溶洞污染等问题整治工作,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驻点督导组进驻慈利县,对整治工作实行日调度日通报,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慈利县围绕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以赴坚决彻底整改,相应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下设溶洞排查处置组、水华问题系统治理组等9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全域排查,全面整改,以超常规力度和务实有效举措彻底治理存在问题

慈利县溶洞垃圾问题曝出以来,张家界市县两级迅速邀请组织中国环境科学院、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所等专业机构和相关专家、专业人员组成的力量进行洞下勘探和垃圾清运作业。经核查,大田坑溶洞、杨家坡溶洞污染物主要为禁止焚烧垃圾后至城乡环卫一体化前(2010年至2016年期间)倾倒的生活垃圾。截至6月8日18时,两洞累计清理垃圾51吨,杨家坡溶洞垃圾已基本清理完毕。

同时,张家界市、县在全域开展溶洞和非法倾倒固废“拉网式”大排查,聘请省市专业地质调查组以及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溶洞勘查评估,招募专业人员组建“溶洞守护志愿队”共同参与溶洞整治和监督管理,并公布“非法倾倒处置固废专项行动”举报渠道,畅通方便群众有效监督。举报人可以通过12369、12345电话或“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张家界市政务服务网以及来信来访等方式进行举报。

深刻反思,举一反三,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慈利县有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发生以来,张家界市县两级深刻反思,深入查找突出问题发生原因,对整改不力、敷衍应付、虚假整改的相关责任人和相关企业严肃追责问责。截至6月6日,已对4名责任人停职检查,对涉嫌环境违法问题已立案14起,对涉嫌违法排污的养殖户立案调查3家,对东方希望燕子育肥场停产整改,对东方希望其他6家养殖场开展执法检查;慈利县人民检察院对涉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公益诉讼立案。

在痛下决心狠抓整治的同时,张家界市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在全市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以禽畜养殖污染治理、溶洞污染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排查和治理。目前,张家界市正在起草《张家界市岩溶洞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张家界市岩溶洞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职责清单》,探索进行溶洞管理保护相关立法。同时,张家界市统筹部署推进中央巡视反馈的同类同改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态度狠抓落实,力争用整改实际成效赢得网民支持和群众信任。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