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撬动Z世代经济,二次元成商场年轻化新招牌
上观新闻06-07 08:12:07

如果只用一天时间,如何逛上海的二次元店铺?社交媒体上盛传的“上海吃谷路线”中,南京路步行街可谓是“榜上有名”——从新世界城、第一百货开始,一路逛到百联ZX创趣场,再到五一刚开业的上海悦荟广场“恰恰谷”……有人感叹,在上海,二次元商业密度已可比肩东京秋叶原。

在消费模式变化和年轻群体崛起的大背景下,二次元经济正成为推动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次元经济”成商场新招牌

从人民广场地铁站出来,沿着商场外的电梯一路向上,就能来到第一百货的C馆3楼。作为沪上有名的二次元摆摊胜地,第一百货C馆3—6楼每逢节假日便成为年轻群体的“打卡”热门地。

第一百货的二次元店铺热闹非凡。

为了迎接假期客流,商场在假期前特意进行了调整升级。今年5月,商场围绕3—6楼公共区域进行二次元主题改造,5楼成为升级重点。户外连廊增设二次元灯箱,电梯前铺设灯光地贴,800平方米传统零售区域转型为MagicWOW、百忍卡牌对战中心、韩娱K-pop专区等体验式业态。“我们希望通过软硬装升级和商户调整,让年轻人走进来就感受到沉浸式氛围。”第一百货百乐新潮商场副经理施轶双在采访中介绍。

端午假日期间,这里的二次元主题集市成为消费热点。精心策划的二次元主题集市热闹非凡。踏入商场,便能看到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摊位,摊位上方悬挂着各类动漫海报,更有摊主身着各式风格的cosplay服饰,热情地招呼着来往顾客。与此同时,宝可梦卡牌对战赛吸引数百名玩家同场竞技,六合路和B馆梧桐中庭的“非人哉”“闪魂第五人格”快闪展日均客流破万,成为刷屏社交网络的打卡地标。

“我们鼓励年轻人通过市集社交,摊位采用小程序抢购模式,摊位费根据楼层区域不同会有不同档位,氛围相当活跃。”施轶双告诉记者,市集不仅带动了销售,更成为商场年轻化的“活字招牌”。作为上海较早布局二次元经济的商场,第一百货消费成果较为显著。商场通过商品折扣、民俗互动体验等形式,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不断提升端午假日期间消费活力。节后统计数据显示,端午假日期间商品零售同比增长接近25%,购物节期间客流日均约6万人次。

快闪店点燃消费热潮

在第一百货对面,新世界城在二次元经济领域同样成绩亮眼。自2023年6月创立“FUN肆街区”以来,这里便成为潮流生活聚集地:中国首店CAPCOM中心、大陆首店“光荣特库摩中心”、三丽鸥Sanrio Gift Gate形象店、潮玩星球全国旗舰店等40余个泛二次元品牌在此集结。2024年开设的自营专柜“新铛集”,更将哆啦A梦、蜡笔小新等经典IP衍生品带入消费场景。

外国游客在新世界城四楼的“Fun肆街区”购买文创产品。(海沙尔 摄)

5月16日到19日,新世界城1楼北中庭开设了洛丽塔品牌BABY主题快闪店。靠着“限时、独家、限量”的玩法,不少年轻人身着品牌BABY服饰前来打卡消费,掀起抢购热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快闪店独家发售的限定和先行“草莓夏洛特JSK”“Usakumya兔熊”等洛丽塔相关单品,在活动前线上限量预约通道瞬间被抢空,1200多份预约配额转瞬告罄,客单价高达6800元。活动四天累计吸引客流3000余人,单日最高800余人,快闪总销售额超百万元。

年轻人们为热爱买单,带动着消费热潮。新世界城FUN肆街区负责人劳逸筠告诉记者,“这场活动不仅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娱乐体验,成为年轻人交流和建立社交联系的方式。他们能通过在店内拍照打卡、下单购买等方式在同好之间寻找共鸣,显现自己对洛丽塔风格服饰搭配的独特见识”。

谈及未来规划,新世界城工作人员透露,商场正以“场景迭代”为核心推进业态升级,重点打造五大特色场景:4楼泛二次元空间引入潮流头部品牌并拓展8楼布局,融合“微度假”概念打造文旅一站式体验套餐,11楼联动经典IP打造沉浸式e展空间等。

新世界城透露,今年7月,这里还将带来限定展览,中国大陆超大规模、超高规格的奥特曼系列主题展览“追光之旅·展望奥特曼60周年主题展”将登陆上海新世界城11楼e展空间。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