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端午假期线上线下消费200亿元 同比增长4.1%
东方网06-03 11:27:37

东方网记者程琦6月3日报道:端午假期,上海文旅商体展活动不断,各大商场、街区以传统佳节为契机,推出丰富多彩的民俗营销活动,体育消费、文化消费等新消费场景不断上新。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节日前两天(5月31日-6月1日),全市线上线下共发生消费近200亿元,同比2024年(6月8日-9日)增长4.1%。根据监测的19个市级商圈共计消费13.6亿元,同比实现增长。

商圈消费热度不减,离境退税持续增长 

商圈精品推广节优惠加力,黄浦区“潮流无限淮海路”消费券带动新天地区域销售额同比增长22%。杨浦区“玩转杨数浦”毕业季主题消费券,带动五角场商圈消费额同比增长22%。长宁区“时尚国潮消费券”核销金额近160万元,带动中山公园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1%。静安区“静安商圈精品消费券”带动南京西路商圈端午节当日销售额同比增长6.3%。浦东新区“乐购浦东”消费券带动国际旅游度假区商圈和陆家嘴商圈端午节当日销售额同比增长18.1%和0.9%。闵行区“大虹桥嗨购消费券”带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商圈端午节当日销售额同比增长8.9%。

端午节”期间,人群流动带来消费市场的火热,美团数据显示,餐饮类同比去年增长38%;全市离境退税方面,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1倍,退税额同比增长约1.1倍。全市家电家居和3C产品以旧换新核销1.1亿元,环比节前2天增长14.5%;带动销售额7.8亿元,环比节前2天增长18.2%。

端午六一双节联动,释放亲子消费活力

逛博看展、潮流城市、主题乐园、亲近自然等多样性、个性化的新潮供给,丰富了“魔都”深度旅游体验,扩大了旅途半径。今年端午小长假恰逢“六一”儿童节,美团数据显示,4月以来,本地亲子活动热度持续走高,搜索量同比增长129%,户外亲子游玩搜索热度增长50%,亲子游乐订单量同比增长近35%。

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文旅商体展联动深化。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儿童节,一批亲子互动项目上新。浦东嘉里城“童心共绽 马戏造梦季”带来国际艺术体验,联动多个童装品牌上线主题装扮福利,提升家庭客群假日体验。松江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开园,为亲子家庭、年轻潮人打造“泼水节+音乐节+沉浸式场景”。

带娃体验民俗活动也成为假期热点,上海环球港举办“端午粽香 与你‘童’乐”活动,邀请小朋友、市民代表和国际友人,共同体验包粽子传统技艺。新世界城“童心FUN粽 趣购一夏”,让市民现场体验“非遗纸鸢”亲子活动,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崇明区推出一系列端午“六一”双节主题活动,发放超万张区域旅游消费券,吸引亲子消费体验。百联南桥购物中心推出“童心筑趣 粽享端午”双节营销活动。宝山日月光中心举办“萌娃萌宠”双倍可爱嘉年华活动。

丰富多样的夜间游玩方式,叠加节假日对夜间消费增长的拉动效应,今年端午假期,游客在上海的夜间消费同比去年增长20.8%。苏州、杭州、北京、南京、深圳、无锡等异地游客是逛上海的主力。

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文旅商体展联动深化

端午期间,各大商场、街区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民俗活动,提升活动文化内涵。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节结合非遗技艺、消费与文化等要素,打造集文化传承、时尚表达与生活美学于一体的新型都市文化场域。

天安千树在“龙舟上河图”主题市集中,以“舟行古今”为叙事主线,融合民俗体验、光影交互与场景消费。全新启用的龙华码头开启民俗游船之旅,带领游客体验“射五毒”、投壶、钓粽子等民俗活动。瑞虹天地月亮湾举办“蔚冉生长月亮湾花市端午集”,设置端午时令美食、民俗游戏、互动演出等传统节庆内容体验。“我们的节日·端午”——2025朱家角古镇水岸市集主题活动暨汉风奇妙夜,设置水岸市集,引入非遗文化,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金山区“乐端午 趣金山”水岸青春市集与第十四届山阳龙舟赛同步进行,串联起文旅商体农协同效应。

作者:程琦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