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窥见“诗礼传家”的永恒魅力,孔府生活主题展在恭王府启幕
上观新闻05-20 22:52:00

5月20日,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迎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孔子博物馆共同策划的“诗礼传家——孔府生活主题展”正式开展,99件(套)珍贵文物从祭祀、日常、读书、宴饮等孔府的生活角度,立体呈现孔氏家族在这座府第中以“诗礼传家”为核心的独特生活面貌。

清代掐丝珐琅鹤足炉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是世袭衍圣公的孔子后代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北宋,终于民国。八百多年间,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孔氏家族“衍圣公”的爵位始终承袭不绝。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诗书传世之族”的典型代表,孔氏家族不仅为这座府第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文物和详实史料,更使其拥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清代霁蓝釉琮式瓶

步入展厅,仿佛穿越回那个“诗书继世长,忠厚传家远”的年代。展览以“岁时有祭,进退有度”“礼序乾坤,乐和天地”“诗书继世,金石永寿”“鼎鼐调和,醴醇肴馥”四个单元,勾勒出一幅立体的世家生活画卷。

孔府的珍藏,从商周彝器到明清御赐,从礼乐重器到文房雅玩,每一件都承载着“器以藏礼”的文化密码。

明代蓝色暗花纱缀绣仙鹤方补袍(李扬/摄)

展品中,清代兽面纹掐丝珐琅五供装饰华美,沉稳庄重;硕大的清代掐丝珐琅鹤足炉工艺精湛,寓意吉祥。两件明代服饰——蓝色暗花纱缀绣仙鹤方补袍、蓝色暗花纱女长衫,衣料亮丽华贵,织造精致细腻。尤其女衫,蓝色暗花纱薄如蝉翼,内衬白纱,领缘和衣襟镶饰金边,华丽典雅,充分反映明代女性服饰之美。

展览共展出99件(套)珍贵文物

保存完好的明永乐青花金彩缠枝苜蓿纹碗更是难得一见,应为当时皇帝御赐孔府的用具之一。孔府旧藏中颇有特色的锡水囤也在展览之列。水囤是用于冬季宴会的一种餐具,由盖、盘或碗以及水锅三部分组成。盘或碗用来盛放食物,水锅用来盛放热水,让菜肴保持适宜的温度以保证口感。

从祭祀礼器到衣冠服饰,从书房陈设、历代衍圣公的诗文书画,到烹饪饮食,乃至戏单、账册、酒令签,孔府的精雅生活细节通过展品一一呈现。

清代象牙酒令签

清代雕香盖盒

展览中有近20件文物为首次展出,其中一件竹根雕群仙祝寿山子,以多种技法雕刻而成,山石巍峨险峻、树木苍劲繁茂,祝寿群仙沿阶而上,神态各异,极其珍贵。另有一件清代雕香盖盒,盒身由香粉压成,雕刻精美,十分少见。在第四单元宴饮部分,戏单草稿、戏文抄件、孔府司房支发银钱账簿、孔府喜寿生活帐等真实记录孔府日常生活的档案资料,也是此前从未展出的内容。

“我们特意选用几幅历代衍圣公行乐图作为背景装饰,”策展人介绍,“希望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展览所在的恭王府乐道堂,曾先后作为清乾隆皇帝之女固伦和孝公主、道光皇帝之子恭亲王奕䜣的日常起居之所,是恭王府中充满生活气息的一处院落。恭王府博物馆表示,将在乐道堂展厅陆续推出以精雅生活为主题的各类文物展,与观众一起在古人的日用器物中探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活美学”。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