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你好,上海!”55岁玛丽亚·凯莉开唱,吸引海内外歌迷奔赴申城
解放日报05-17 21:09:27

“你好,上海!”当55岁的传奇天后玛丽亚·凯莉出现在虹口足球场,用中文与观众打招呼,现场沸腾了。5月16日、17日,这位“海豚音女王”在上海连唱两场,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歌迷来上海。玛丽亚·凯莉曾获5座格莱美奖、10座全美音乐奖,唱片销量在全球范围内超过2亿张。演唱会上,当她唱起那首激励过无数人的《Hero》,引发观众大合唱。首演演完,玛丽亚·凯莉在社交媒体上说:“谢谢上海,我很享受这个夜晚。”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去年共举办营业性演出5.7万场,接待观众2545万人次,取得票房51.7亿元,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上海也是全国举办演唱会最多的城市,吸引观众超过359万人次,65%的观众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玛丽亚·凯莉之后,理查德·马克斯、周杰伦、时代少年团也将轮番来沪开唱,形成顶流明星IP持续火爆态势。演唱会市场的火爆带动票根经济,促进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玛丽亚·凯莉上海演唱会现场

票根经济生态链正在形成

来自俄罗斯的谢尔盖和他的朋友们,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旅行,他们去了趟朱家角,在市中心进行了一场Citywalk,把在上海的最后一晚留给了玛丽亚·凯莉演唱会。“在上海总能遇到惊喜,玛丽亚·凯莉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位真正的国际巨星,如果错过了她的演唱会,我们都会感到遗憾。”

来自南非的马哈丽亚,演出前一小时就来到虹口足球场,等待与自己的偶像面对面。“我是听着玛丽亚的歌长大的,她的歌总能给我力量。”已在上海生活8年的马哈丽亚,总能在这里遇见喜爱的明星,“几个月前,我在上海听了约翰·传奇(John Legend)的演唱会,期待更多国际巨星来上海。”

玛丽亚·凯莉的歌迷欧文从香港飞来上海听她的演唱会。“我喜欢玛丽亚几乎所有的歌,这次她的国际巡演不来香港,所以我特意飞来上海。”听完演唱会,欧文将和他的朋友在上海度过一个周末,逛逛上海海洋水族馆、吃吃生煎包。歌迷陈信禄和海彬则来自北京,他们买了两场演唱会的门票。“太难得了,所以一定要听两场。她的歌,她的人生经历,都给我很多安慰和鼓励。”海彬说。

玛丽亚·凯莉上海演唱会现场

演出前后,虹口足球场周边餐饮火爆。虹口足球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4月,虹口区票根经济联盟成立,围绕虹口足球场周边及北外滩滨水空间等,将活动主办方、票务平台、线上平台、商业载体、餐饮住宿等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起来。票根经济联盟不拘泥于消费者持有哪场辖区活动的票根,也不限于在演出当日推出限时优惠,而是以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文旅商体展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街之隔的凯德虹口商业中心,就与虹口足球场签署了“宠粉福利战略协议”,商场在虹口足球场演唱会及其他大型活动举办的前后一段时间内,推出纪念票根、折扣福利等。在商场入口处的票根制作机器上,只需扫码输入昵称,即可打印个人专属票根,凭此票根可在商场内50余家商户享受折扣、赠品等权益。一个票根经济的生态链正在形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国际巨星为何青睐上海

玛丽亚·凯莉上海演唱会,担任嘉宾的是歌手张钰琪和黄龄。张钰琪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在国际天后的舞台上唱歌。“玛丽亚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手和前辈,我小时候就唱过她的很多首作品,这次的机会对我来说很宝贵,也很忐忑。”上海歌手黄龄也难掩兴奋:“我小时候一直听她的歌,没想到在家乡上海有机会遇到她,一起切磋音乐方面的心得。”

今年是玛丽亚·凯莉标志性专辑《The Emancipation of Mimi》20周年纪念,舞台设计格外用心。主办方魔方文娱集团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舞台利用台阶设计,让和声、乐队错落有序,配合专业灯光设备,通过精准的编程和控制,实现各种色彩、图案和光影效果的变换,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场景。此外,高品质的音响系统覆盖了整个演出场地,让观众在各个位置都能享受到“海豚音”。为防止突发雨天,上海站还安装了舞台防雨顶棚。

玛丽亚·凯莉上海演唱会现场

为保障玛丽亚·凯莉和其他演员的良好舞台状态,接待上也十分注重细节。起居行程尽可能还原他们的日常生活,考虑到团队饮食习惯的多样性,全程都有自助餐提供,并在前期与外方团队沟通确认菜单,便于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喜爱的餐食。

今年,YOASOBI、米津玄师、玛丽亚·凯莉、理查德·马克斯等国际艺人陆续来沪开演唱会,是什么吸引他们来到这里?魔方文娱集团项目负责人说:“无论是政策扶持、产业链发展,还是便利的交通、成熟的观众群体,都对国际艺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我们主办在对外沟通中的底气和信心。作为一家上海本土企业,我们未来也会立足上海,引入更多国际化演出项目,让一个个优质的项目成为上海演艺的名片。”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