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放大网文IP价值!书写更多“人间值得”好故事
上观新闻05-16 22:28:00

“这部作品既表达我对海洋的热爱与敬畏,也想重新唤起人们对海洋文化的重视。故事中的角色不是虚构的英雄,而是闽南大地上的真实缩影。”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16日在沪颁奖,37部现实题材网文作品上榜,其中《送王船》斩获最高级别“金七猫奖”,作者松子落难掩激动,多次采风让她逐渐克服对海浪的恐惧,生发出更多对地域特色非遗的赞叹。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30.6亿,同比增长6.8%,网文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985.6亿,同比增长14.6%,网文行业规模逼近3500亿。尤其是现实题材创作日渐升温,一批网文作者运用擅长的类型文学技巧书写文化记忆,照见广阔大地上热气腾腾的“人间值得”烟火故事。

网文现实题材愈发细分化

与往届相比,本届获奖作品在创作题材上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细分化的趋势。既有展现民营企业“星箭特种玻璃公司”在航天事业中的担当与贡献的“特别提名奖”作品《星箭之盾》、彰显“大国重器”硬核实力的《逐日而生》等,也有《地球的最后一次心跳》等可读性极强的科幻佳作,还涌现了轻喜剧风格作品《小满的花路有点咸》,以及《暗夜追光》等颇具影视改编潜力的悬疑刑侦作品。评论界表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领域的宽度和广度正不断拓展,以多元视角构建起立体呈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文学图鉴。

其中,《送王船》聚焦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仪式,构建真实可感的海边小镇,既有对传统民俗的深刻描摹,也有对个体命运和现代问题的思辨。“小说很多是虚幻的,但时代也需要现实题材。现实题材小说写作难度很大,需要作者扎根生活,查阅大量的资料,又要兼具文学性、思想性和社会价值。”七猫创始人、总裁韩红昌谈到,正因如此,希望通过有奖征文这一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创作者加入进来。

本届大赛首次增设“海纳百川 情谊无疆”新疆题材特别单元,总计签约新疆题材作品超50部,涌现出多部描绘大美新疆热土的优秀作品。获“特别单元奖”的《长河锁浪》,再现兵团战士在极端艰苦环境下扎根南疆塔里木盆地,为实现水利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身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代,作者奕辰辰告诉记者,经常听父辈聊起当年五湖四海有志青年汇聚于此,小说有一定的原型和故事背景,基于边疆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中的真实经历,参考众多建设者事迹以及历史环境、工程状况等。“希望通过作品展现人类在土地上的奋斗成长,唤起更多读者对奋斗者的敬意。”

此外,以新哈萨克族牧民驯鹰文化为背景的《飞过阿勒泰》,讲述新老两代援疆人薪火传承的《喀什烟火色》,塑造边疆风雪中英雄群像的《守望玛依塔斯》等作品共同构建起立体真实的新疆风貌,为现实题材开拓了新的地理坐标与精神疆域。

IP改编转化路径日渐清晰

“随着网络微短剧、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文学的海量原创作品,更是成为文化产业链的源头活水。”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表示,往届七猫现实题材大赛不少优秀作品已被影视、有声、出版等全产业链形式具象化,跑通了基于现实题材作品从内容创作到IP转化的关键路径,成效令人振奋。比如,第一届大赛作品《无处遁逃》改编网络中剧今年3月上线爱奇艺,第四届大赛作品《西关小姐》《刺骨之尘》及第五届大赛作品《螺旋上升》均已售出影视版权。

本届颁奖典礼上,七猫与百度短剧、爱奇艺、点众科技、九州短剧、山海短剧、麦芽等企业官宣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挖掘开发优质网络文学IP,合力打造更多精品微短剧。当“内容共创、资源共享、流量互哺”深度合作模式愈发成熟,将探索出现实题材与影视联姻的更多可能性。百度短剧及短篇负责人于轲以《家里家外》为例谈到,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现实题材网文,如在微短剧的快节奏与长剧的文学性之间找到巧妙平衡,有望诞生兼具市场热度与正向价值的精品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生态下的新兴艺术形式,微短剧的文学性将更多从现实题材网文中汲取养分并获益。

第六届征文同期启动,主题为“中国情怀:时代记录与家国镜相”,除继续征收新疆题材作品,还将首次征收国安题材作品,并征集精品现实题材短剧剧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