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完成展陈升级,百代小楼对外开放
文汇报05-02 07:34:26

5月3日,是《义勇军进行曲》首次灌制90周年纪念日。日前,位于徐汇区衡山路811号的《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完成全面展陈升级,向公众开放。

百代小楼,这座见证了中华民族最强音诞生的历史建筑,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通过300余件珍贵历史文物,以及沉浸式场景还原、前沿科技互动体验,全方位、多维度展现国歌背后的故事。

历史场景真实还原

纪念馆一楼以“国歌诞生”为主题,复现了1934-1935年百代唱片音乐部的历史场景。

包括参照历史照片和文献记载复原的聂耳在百代公司任职期间使用过的办公桌,观众可以借助桌上的电子展陈设备,通过一段现场还原度极高的视频,看到曾经每天陪伴聂耳的钢笔、墨水台等办公用品,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草稿和修改笔记等展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展区内设置的“创作时间轴”,集中展现了聂耳在短短7个月内创作的42部作品,其中,《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民族器乐珍品的创作手稿和录音尤为珍贵。

百代小楼一楼还发生过许许多多非常精彩的历史故事,聂耳、任光、夏亚夫、电通临时合唱团、百代国乐队等历史人物和音乐团体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此次展陈更新,二楼的整体布展思路独具匠心,以《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为串联路径,“历程”“刻印”“余音”“摇篮”“觉醒之声”“民族号角”“日月新天”“东方风来”“复兴路上”等展陈板块,沿着音符的延伸轨迹逐一呈现。飞扬的旋律如同一条曲折灵动的“观展动线”,引导着观众“前进,前进,前进进”。

珍贵藏品集中亮相

百代小楼此次展陈升级,集中展出了多件珍贵藏品,最具历史价值的当属首版《义勇军进行曲》母盘(编号A2395),这是1935年由任光主持录制、俄籍音乐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配器的最初版本唱片,标志着《义勇军进行曲》首次正式“唱响”世界。在展览现场,你可以聆听到经过数字化修复的原始录音,让人瞬间“穿越”到热血澎湃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录制现场。

除了《义勇军进行曲》,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一大批催人奋进、激情澎湃的优秀音乐作品。如《抗敌歌》,原名《抗日歌》,是中国最早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黄自有感于神州山河遭敌寇侵略荼毒,作《抗敌歌》欲唤起人民抗敌爱国意志;更早一些的《五四纪念爱国歌》,由国立音专创始人萧友梅作曲,是我国第一首直接歌颂“五四”爱国运动的歌曲,首刊于1924年5月4日《晨报副刊》第三版,并于当日由萧友梅在北京青年会国民音乐大会上亲自指挥歌唱。这些壮怀激烈的歌曲的曲谱,都将在百代小楼的新展陈中亮相。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1949年第一张国歌唱片及当年10月1日《文汇报》“国歌唱片今日灌成”的报道原件,《解放区的天》《军队向前进》等新中国首批黑胶唱片,以及接管大中华唱片厂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

科技赋能沉浸体验

本次展陈升级的最大亮点在于将现代科技与历史展示完美结合。入口处的多媒体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影片《百代会客厅——时空汇响》,宛如《义勇军进行曲》铿锵有力的前奏,瞬间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气壮山河的风云时代。

二楼的展陈不但追溯了中国唱片工业百年来的科技发展历程,还汇聚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于此间的众多精品唱片实物展品,观众可以通过现代化展陈设备,聆听老唱片中那些回荡着时代余响的“声音记忆”。

除了当代新科技,“当年”的高科技展品也值得一看。据悉,一台生产于20世纪30年代的百代公司原声大喇叭唱机复刻装置,即将入驻百代小楼。这台拥有巨大外置喇叭的手摇式唱机原件现展陈于上海图书馆东馆,是英商东方百代有限公司用于审听样片、检验唱片质量的专用唱机,历经风雨,保存至今完好无损,还能播放出高质量的声音,堪称老唱机中的珍品。这台唱机也曾出现在1999年上映的电影《国歌》中——电影画面中,田汉的战友们正在监狱墙外通过一台手摇唱机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唱片,而这张唱片,正是由电通公司合唱队演绎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徐汇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百代小楼不仅见证了国歌的诞生,更承载着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此次升级改造,我们邀请了音乐史专家、展陈设计师和科技团队通力合作,力求打造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互动趣味的文化空间。希望广大市民和游客通过参观,深入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感受音乐与城市文化的深厚渊源。”

据悉,为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百代小楼还将在五一期间举办《聆听百代》公益导览和音乐快闪等精彩活动。

参观指南:

《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811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五一期间正常开放)

温馨提示:五一期间参观人数较多,建议错峰出行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