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沪郊千亩花海里,音乐节与西甜瓜嘉年华“跨界融合”,激发“青春经济”活力
上观新闻05-01 21:01:00

5月1日上午,金山区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内,“一路‘声’花”音乐节与西甜瓜嘉年华同步启幕。9时50分,随着舞台大屏亮起“一路声花 乐动两岸”主题画面,热场音乐骤然炸响,瓜果甜香与两岸青年的欢呼声交织升腾,拉开了一场以“文化为魂、农业为基、青年为媒”的五月盛宴。

“一路‘声’花”首迎两岸青年:从本土IP到跨海共鸣

活动现场,一群青年推介官穿梭于人群中架设直播设备,镜头扫过舞台旁“乐游湾区·青春推介官”的招募海报——用青春创意让金山“出圈”。这句标语,也成为整场活动的注脚:以青春经济为引擎,驱动文旅商体农资源的跨界融合。

据介绍,作为朱泾镇深耕三年的文旅品牌,“一路‘声’花”音乐节自2023年启航以来,已从金山本土音乐人的舞台,蜕变为长三角地区颇具影响力的青年文化盛会。今年,音乐节首次迎来两岸青年联袂献艺、同台飙歌,“声”与“花”的舞台上,青春不再有海峡之隔。

作为本届音乐节首支由台湾青年组成的乐队,“稻香五重奏”率先登场。乐队6名成员分别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复旦大学,主唱致威在开场前代表乐队向台下观众倾诉初衷:“我们因音乐相识,更因对土地与青春的共鸣走到一起。今天,我们选择周杰伦的《稻香》,希望用熟悉的旋律唤起‘回家的方向’,让音乐成为两岸心灵的桥梁!”

随着熟悉的前奏响起,观众围成一圈,自发跟着旋律吟唱,双手舞动间形成此起彼伏的人浪。当地青春推荐官姚建平举着自拍杆穿梭人群,他的抖音账号实时观看量飙升,评论区刷屏:“两岸一家亲”“这才是青春”……

舞台上,青春能量如浪奔涌,除了“稻香五重奏”以一曲《稻香》唤起两岸乡愁,还有金山本土12位音乐人组成“热血”拼盘,用方言摇滚与电子民谣碰撞出“泥土与电流的狂欢”;“Time”乐队以《海阔天空》《追梦人》等金曲串烧掀起“80后”的集体回忆杀;金山区学生民乐联盟的学生们则用琵琶、笛子等混编《欢乐歌》《上春山》等,让传统民乐焕发鲜活生命力……四个音乐现场、四重青春叙事,从民谣到摇滚,从怀旧到国潮,交织成音乐节的多元内核。

青年创变农文旅:乡土根脉与潮流新生的交响

离音乐节不远的芳香小镇商业街上,西甜瓜嘉年华同样热火朝天。

品鉴区内,朱泾镇农业拳头产品“珠丰”甜瓜和金山小皇冠被切片摆盘,清甜的汁水顺着案板流淌,游客排起长队争相试吃。

“皮薄肉脆,口感甜鲜,买点回去给父母尝尝。我们还要在上海玩两天,还好有快递服务!”来自嘉兴的游客王先生连尝三块后,现场下单直邮到家。一旁的瓜果游乐区则变身亲子乐园,“瓜王套圈”游戏中,孩子们套中充气西瓜即可抱走奖品,一位带娃体验的市民打趣:“这比抓娃娃实在多了!”

与此同时,商业街中段的“湾区青部落”集市正掀起创意热浪,31个青年快闪摊位沿街铺展,非遗手作、地产优品……每一件小物都诠释了“金山创意,在地生长”的蓬勃生命力。

国风手作摊位前,90后摊主正将小米珠串成流苏耳坠,蝴蝶翅膀晕染着金山农民画的靛蓝与朱红。相邻摊位上,年轻竹编灯艺制作人用柔性灯带改造传统花灯,游客手持兔子竹笼,感受老时光的童趣。“每件作品都是金山文化的掠影。”一位游客这样评价。

农创区的烟火气同样炽热,禾希果蔬合作社的桃太郎番茄垒成金字塔,而隔壁飘来的米香,来自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近期最新研发的“稻花湾”大米冰激凌,绵密奶香夹杂糙米颗粒,吸引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购买品尝。

作为“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系列主题活动之一,150名两岸青年手持集章卡,正进行着“花Young趣行”定向赛,在6个点位间展开破冰之旅,方言密码在比画与笑声中破解,散落的部件最终成功拼成解密的钥匙,他们沿着小径奔跑、协作、击掌,青春跃动的身影与虞美人交融,清脆爽朗的笑声在花田间回荡。

据介绍,今年以来,朱泾镇串联“芳香小镇、东林寺”两大文旅地标,联动待泾村、新泾村、大茫村,形成“两核一带”旅游动线。小长假期间,在芳香小镇,市民游客除了可以徜徉千亩花海,还可调配独创纯露,或来一场花海中的疗愈体验;在新泾村的稻米加工厂透明车间,游客可观摩从谷粒到精米的蜕变,亲手蒸制古法米糕,或在稻田咖啡馆品一杯“稻香拿铁”;东林寺景区则推出禅意茶道与古风市集,吸引传统文化爱好者。

“我们希望以文化为魂、农业为基、青年为媒,让花田、稻田成为永不落幕的舞台,让优质地产农产品化作乡村振兴的‘绿色货币’,让传统非遗变身可触摸的潮流风向。”朱泾镇党委书记、区台联会会长夏红梅表示,“作为乐高乐园的毗邻镇,我们将抢抓乐高开园契机,持续打通‘文旅商体农’全链条,把朱泾打造成长三角短途微度假的优选目的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