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花经济”绽放消费活力,上海首个“白玉兰文化客厅”发布
上海徐汇05-01 14:30:23

作为2025上海国际花展中心城区唯一的分会场,徐汇区分会场活动今天(4月30日)正式启动。在花展期间,徐汇分会场将以花为媒,充分利用消费资源禀赋,进一步打造区域特色,最大限度释放花展的消费活力。与此同时,上海首个“白玉兰文化客厅”也正式发布,将通过对白玉兰的全感官深度解读,让市花文化可感、可知、可亲,从而真正赋能“市花经济”,并以美育人,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与生活品质。

微信图片_20250430150128.jpg

花展徐汇区分会场启动

微信图片_20250430150106.jpg

花展现场

此次花展,徐汇联动徐家汇商圈、西岸等重点商业地标,通过组织Citywalk打卡活动等,积极探索文旅商体展的融合创新,吸引市民游客来徐汇打卡、观光、体验。同时在各相关单位和区属国企的联合推动下,商圈联动为花展提供限定体验,如东湖宾馆、乔家栅开发了花展限定美食与非遗体验课程,联合衡山路8号开展爵士春天音乐节;嘉澜庭口袋广场开展咖啡市集等。徐汇全域营造了浪漫的商业氛围,通过吸引市民游客前来驻足消费、拍照打卡,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放大“聚人气、促消费、惠民生”的节展效应。

微信图片_20250430150139.jpg

白玉兰会客厅首发

位于衡山路2号的一尺花园·香樟花园店,作为上海首个“白玉兰文化客厅”,也在当天正式发布。

微信图片_20250430144226.jpg

白玉兰香氛

微信图片_20250430144231.jpg

主题图书角

特设的白玉兰“上海味道”金奖香氛展陈,所呈现的早已超越花朵本身的清冽香气,升华为调香师们以城市集体记忆为蓝本、海派文化元素为彩墨,精心勾勒的“嗅觉地图”。精心策划的“白玉兰奖”获奖者及获奖作品书籍角,如同一座微型图书馆,让那些曾在荧屏上闪耀光芒的经典故事,于纸页间静静流淌,供人翻阅、回味、沉思。服务员们佩戴的白玉兰主题胸针,作为可佩戴、可触摸的文化符码可以长久珍藏。

微信图片_20250430144244.jpg

白玉兰胸针

微信图片_20250430144251.jpg

白玉兰特调咖啡

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慧敏介绍,今年将首批推出12个上海市花白玉兰文化客厅,以“白玉兰+特色文化空间”的形式,为市民打造一个体验和学习、了解市花白玉兰文化的场所和空间。白玉兰文化客厅除了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外,每个文化客厅的文化主题也都不一样。衡山路一尺花园的白玉兰文化客厅主题是音乐,不仅是激发城市文化创新、承载当代生活美学的温润舞台,也为衡复音乐街区这方国家级文旅的新地标,注入了可触、可感、可亲的鲜活灵魂。

微信图片_20250430150145.jpg

周周演现场

据悉,今晚一场交织着花语、乐韵与城市记忆的文化盛宴——“2025上海白玉兰文化客厅首场音乐沙龙品鉴会”也将在一尺花园·香樟花园店举办。摒弃传统活动的线性呈现,本次沙龙以开拓性的“五感”沉浸式体验,引领每一位参与者开启一场调动全感官旅程,深入探寻白玉兰——这朵象征着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精神的上海市花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密码与精神气韵。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