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女冰队长于柏巍,拒绝被年龄定义
澎湃新闻05-01 07:40:00

“柏巍,体能还行吗?”

这是36岁的中国女子冰球队队长于柏巍最不愿听到、却总要面对的问题。

作为队中唯一的“80后”,从17岁披上国家队战袍,到如今走过20年,这个哈尔滨姑娘早已是中国女冰不可替代的存在。

2010年2月16日,于柏巍(右二)在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与芬兰队员争抢。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她征战过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随队取得第七名的佳绩。12年后的北京冬奥会上,这位拥有海外联赛经验的后卫再次披挂上阵,带领东道主取得第九名。

在近日结束的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比赛中,于柏巍依然是中国队上场时间最多、表现最稳定的球员之一,并荣膺本届赛事中国队“最佳球员”。

于柏巍的人生词典里,从未有“被定义”这三个字。“不要用年龄来定义我。体能行不行,到场上看就知道了。”

2024年11月2日,于柏巍在女子冰球亚锦赛中控球。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36岁,也是上升期

10岁第一次接触冰球,14岁进入专业队,17岁为国出战。回望职业生涯,于柏巍说:“其实,我的上升期是从29岁开始,一直到现在。”

秘诀就是自律和加练。

“29岁以后,我假期几乎没真正休息过。回到哈尔滨,就跟男队员一起上冰训练,让技术好的选手教我弹射技巧、弥补弱点,还去健身房加练,始终让自己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因为我知道,一旦停下来,恢复需要更多时间。”她说。

2022年4月15日,于柏巍高举奖杯与队友庆祝在女冰世锦赛甲级B组夺冠。新华社发(马尔钦·布兰达摄)

正是这份对自我的高要求,让她成为全队年轻球员眼中的榜样。19岁的门将詹佳慧感慨:“柏巍姐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陆地训练的时候,她哪里不舒服,就着重去练这块地方,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她的年龄是队里最大的,但竞技水平依然很高,让我非常敬佩。”

“无论是连续上场,还是两组人员轮换,我都能顶上。我的意志力早就适应这种强度了。”于柏巍平静地说,“只要心中有目标,我会付出120%的努力去追求它,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

于柏巍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向那些不再年轻、但还想突破自我的人传递一个信号——“不要因为年龄而退缩,有梦想就去尝试,任何时候都不晚”。

2023年7月13日,于柏巍(上)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冰球(公开组)比赛中得分后与替补席球员击掌庆祝。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与伤病“和解”

右肩习惯性脱臼、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左膝后交叉韧带撕裂、左踝跟腓韧带撕裂……从进入国家队开始,于柏巍从未彻底摆脱伤病。提到这些伤痛,她笑着说,“不舒服,但已经适应了”。

北京冬奥会前夕,她遭遇了职业生涯最严重的伤病,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医生建议做手术,但为了不留遗憾,于柏巍选择带伤出战。北京冬奥会上,她戴着支具坚持比赛,靠肌肉训练来减轻韧带断裂带来的痛感。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摘下过支具,哪怕滑行受限,她也没有停下。

2022年2月3日,于柏巍(前右)与捷克队球员在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几次大伤,医生都劝她手术,但为了不耽误比赛,她一次次拒绝,靠康复训练和自我调理挺过来。“有人说我是‘医学奇迹’,应该送去做研究。”她打趣说。

今年2月,在米兰冬奥会预选赛期间,于柏巍在热身赛中伤了右肩,拿杆的右手完全使不上劲。可在对阵东道主日本队的比赛中,她仍凭借腰腹力量,打进了一粒进球,全队大受鼓舞。

“伤病确实让人很痛苦、很难熬,但经历过以后,反而觉得人生更有意思了。”她说,“遇到艰难的时刻,我会告诉自己,这些困难只是过程,都会过去的。”

圆满与遗憾

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高光,到2015年前后的低谷,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再度奋起,于柏巍见证了中国女冰的跌宕起伏,也始终是这支队伍的顶梁柱。

她说:“感叹时间很快吧,不同的年龄,在队里承担了不同的责任。我很荣幸能陪伴女冰20年。两次出战奥运,已经很圆满了。”

2017年2月20日,中国队球员赵启男、孔明会、张梦莹和于柏巍(从左至右)在第八届亚冬会冰球女子组循环赛战胜哈萨克斯坦队后高唱国歌。新华社记者 贺长山 摄

其实遗憾还是有的。她的梦想是中国女子冰球能够重返世界前八。“我希望队员们始终记得,当你穿上国家队的队服,那不仅是荣誉,也是责任。这个信念,我一直牢牢焊在心里,也希望自己能把女冰精神传承给下一代球员。”

“团结、拼搏,为了团队胜利可以牺牲自我”,这种精神是于柏巍从老女冰身上获取的最强大的力量。她知道,一支球队的传承,不只是技术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承。

中国女冰正处在新老交替中,于柏巍、孔明会、赵启男、方新、张梦莹、王雨晴等老将还在默默坚守。她们以经验稳住比赛节奏,用责任感支撑起整支队伍,为年轻人遮风挡雨。

4月16日,詹佳慧(左)与于柏巍在2025年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战胜荷兰队后拥抱。

“我从姐姐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调节心态、管理身体的方法并运用到了比赛中,我非常感激她们教会我的一切。”詹佳慧说,“这次世锦赛打赢荷兰后奏唱国歌,那一刻看到姐姐们流泪了。作为一名小队员我感同身受,看到她们那么热爱冰球,那么热爱队伍和国家,也增长了我对这个项目的热情。”

本次世锦赛,于柏巍还承担了助理教练的职责。她说:“未来无论以什么身份,我都想继续帮助中国冰球。我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围绕这件事情,我希望中国女冰有一天能在世界舞台上真正站稳脚跟。集体项目很难出成绩,但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并做出一份贡献,我是幸运的。”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