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平均25秒笑一次!这是……
今日闵行04-29 14:09:30

嗨!闵行

嗨!家人们、友友们,闲暇时去哪玩?4月25日起,“今日闵行”版快乐指南来了!闵行文旅商体展新资讯、新场景和新体验一站获取,还有小编独家推荐、互动体验、不定期福利一网打尽,就在“嗨!闵行”!

话剧《鹿鼎记》

自2008年上演便掀起轰动

好评不断、一票难求

尾声的“未完待续”吊足观众胃口

十七年后

这部剧重回舞台

部分演出场次提前售罄

领跑2025年春节档演出市场票房

获得了新老观众的热烈讨论

图片

根据2025年1月19日首演数据全长约140分钟的话剧总共有331次笑声平均25秒笑一次网络评论中90%提及“喜剧”“笑”等热点词


这部超有梗的话剧《鹿鼎记》来闵行了!现已开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国家一级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何念执导剧本融入2008年版本精华重新构建舞台表现形式全新调整调侃历史揶揄当下网络热点又不失金庸先生原著中轻松愉快的氛围值得一看!

自开票日起,购买580元票价可赠送盲盒人物小卡一张。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小卡为以往演出演员阵容,本轮演员以实际演出为准。

图片图片

(每笔订单一张,仅限上海城市剧院官方公众号后台购票订单,其他平台不同享,凭短信通知前往票房领取。)

*本轮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城市剧院所有。

图片

1

剧情梗概

康熙年间,韦小宝意外救下了天下第一大英雄陈近南。为了感谢小宝的救命之恩,陈近南让小宝加入天地会,并收他为徒。从小心怀英雄梦的小宝主动请缨,入宫潜伏,却误打误撞,和少年康熙结拜,成了挚友。

一个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陈近南,一个是“两肋插刀”的好兄弟。偏偏两个人是水火不容的死敌,都想要对方的命。韦小宝不得不周旋在两人之间,寻找情义两全的方法......

图片图片

2

梗多笑点多

观众评价:

“保留了金庸整部作品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文戏、打戏应有尽有,整体节奏非常好!”

“不爹味不低俗,搞笑的度把握得很好,即使是无厘头的抽象搞笑,大部分观众都深有共鸣。”

“很适合打工人下班后看,去班味,放松身心,散场后步伐都变得轻快了。”

……

图片

根据首演数据,全长约140分钟的话剧,总共有331次笑声。“逗笑观众”是导演何念执导话剧《鹿鼎记》时最直接的目标。

话剧《鹿鼎记》也保留了金庸先生的整部作品轻松愉快的氛围,用大量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康熙小宝结识、擒鳌拜、清凉寺寻帝、陈近南被害等经典桥段,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同时也调侃了历史,揶揄了当今社会中的热点事件。

话剧《鹿鼎记》将原著中“扭曲”的正常世界揉捏成一个个笑点,汇聚成一整部乱炖式的喜剧,恶搞顺治帝、李自成等有着生死之谜的人物,通过主线人物康熙与韦小宝串联起整个故事,塑造出一部极具解构主义的喜剧。

图片图片

3

经典好剧

《鹿鼎记》是中国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创作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剧、影、视等各类作品超过两百部,但改编的话剧作品仅有2008年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鹿鼎记》。

话剧《鹿鼎记》不仅解构了小说中的经典桥段,甚至改变了演出市场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主创们大胆地创新、放肆地“涂改”,让这部剧十七年前根植在了忠实观众的心里,十七年后又深深烙印在新观众的必看榜单里。

2025年7月12—13日,来上海城市剧院,国家一级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何念将带您一起颠覆传统武侠,与金庸笔下绝顶混混韦小宝在清初的江湖与庙堂大展拳脚。

图片图片图片

演出时间

2025年07月12日星期六 19:30

2025年07月13日星期日 14:00

话剧《鹿鼎记》

将在上海城市剧院上演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89号

演出票价 80—580 元

早鸟票即日—2025.05.3185折优惠(限580元票价2张)*票务优惠不可叠加

图片

扫描本二维码即可购票

-END-

*所涉现场图片均为往期剧照,仅供参考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