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污水管不“添堵”、公交站不“闹心”,看这个街道如何迅速高效地解决民生难题→
上海静安04-28 19:14:39

排水许可证办理、污水管网改造、公交站点迁移……这些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在“多格合一”的治理体系下得以迅速高效地解决,市民幸福感、满意度也节节攀升。

宝山路街道坚持党建融入网格治理全链条,以“多格合一”机制为抓手,聚焦群众“家门口”的急难愁盼,推动治理资源精准下沉。通过统筹条线部门、执法力量、商户、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以“绣花功夫”破难题、解民忧,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长效赋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排水许可证办理“精准破题”

宝山路街道辖区排水用户产权类型复杂、业态多样,沿街小餐饮企业办理意愿低、商务楼宇和酒店自行申办困难也是“老大难”问题。

宝山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多格合一”机制优势,街道网格工作站利用“综合网格工作台”发起联勤联动,协同建管、公安、社区管理办、城管和市监等力量共同推进,形成了“党建引领、部门协同、网格包干”的工作模式。

街道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制定《排水用户申请许可告知书》等材料,细化申报材料、流程步骤,附图文指引,确保商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不仅如此,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验、告知和指导,按照区下发的“应办未办”清单,实现宣传告知全覆盖,指导督促无遗漏。街道还通过前期的走访核查,对申请办理主体可能遇到的问题按照“条块结合”进行分类推进,实现精准破题。

辖区内的上砂菜场沿街小型餐饮店较多,面临菜场空间狭窄、内部无下挖条件和检测井需外置等问题,网格工作站通过邀请市、区水务部门进行实地勘察、指导,积极推进菜场沿街餐饮店铺排水证申办事宜,并最终确定由其产权方牵头推进管网升级。目前已完成公司内部立项、招标等流程,后续将尽快实施物理空间改造。

接下来

街道将通过制定“一店一策”,对剩余办理意愿不高的排水用户实施联勤联动,实现“应办尽办”。


污水管网改造工作“标本兼治”

王家宅路16号、20号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是沿街开放门洞老旧公房,污水管道年久失修,频繁淤堵导致污水外溢。居民杨先生反映:

污水经常外溢至上街沿,夏天蚊虫滋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

街道网格工作站依托现有综合网格治理机制,在原有沟通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网格吹哨+联勤联动”机制,确保物业第一时间到场疏通管道,实现“反水不过夜”。

解决应急疏通问题后是研究源头治理、长效改造。街道网格工作站牵头,协调街道社区管理办、北方集团等单位,将管网改造纳入今年“美丽家园”项目,彻底更换老旧排水管网。

截至目前

污水管改造项目已完成立项,预计今年完工。改造后将彻底解决反水问题。


公交站点迁移工作“高效响应”

辖区宝山路鸿兴路公交站点原址位于上海总工会遗址(宝山里2号)正门处,周边人流密集,受遗址修缮工程影响,上街沿人行道狭窄、客流交叉,存在安全隐患。

宝山路街道党工委依托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平台,联动市交通委、区建设管理委、区总工会和交警总队等部门,构建“需求收集—方案论证—协同落实”闭环。意见征询中,由邻近居民区对公交站台周边共800户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同意迁移率达97.5%。此后,市交通委、公交公司通过实地踏勘,确定将站点南移至永兴路南侧,优化客流分流。2025年4月,该站点迁移工程顺利完成,从“堵心站”变成“舒心站”。

新站点不仅缓解了人车混行压力,还与上海总工会遗址展陈工程形成联动,成为红色文化展示的“新窗口”。居民李阿姨感慨:

现在等车不用挤了,到时候还能顺便参观红色景点,真是一举两得。”

宝山路街道以“多格合一”为纽带,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排水证办理、公交站迁移、污水管改造等民生实事中,实现了“问题发现在网格、资源整合在网格、难题破解在网格”。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网格治理从“单点突破”向“全域提升”迈进,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宝山路样板”。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