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5 上海国际花展徐汇分会场启幕:“花荟品徐汇”开启音乐街区的浪漫之约
东方网04-28 17:27:34

4月28日,2025上海国际花展徐汇分会场盛大启幕,以“花荟品徐汇”为主题,选取衡复音乐街区(襄阳公园及汾阳路—复兴中路—宝庆路—淮海中路)为主展区,通过花展的无限可能,展现徐汇区的独特魅力,并为市民游客打造“可游、可品、可赏”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花开民心,让花展走进百姓生活

本届花展分会场由徐汇区的十三个街镇共同参与,同步邀请各相关单位提出对公园绿地提升的方案,集中在襄阳公园展示,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民城市理念在徐汇花展中集中体现。根据方案,在襄阳公园、东湖绿地、上音绿地内搭设展示各街镇区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景点。

如湖南街道的“繁花音乐门”以琴键和巨型乐高花束装饰街道标识,以艺术赋能城市微空间,将街道标识转化为充满想象力的打卡圣地;斜土街道以“亲邻花坊·社区有戏”为主题,将戏曲底蕴与园艺生态巧妙融合,让居民在花香与戏韵中感受共治共享的社区魅力;华泾镇的“人民花园·泾彩绽放”展台以“人民的参与”为核心理念,黄道婆纺织革新精神为内核,把黄道婆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园艺语言;凌云街道的“春颂云开·科普花园”以非遗竹编艺术为媒介,将生态理念、低碳生活与传统文化创新融合,打造了一个兼具教育性、互动性和美学价值的可持续公共空间。

分会场以衡复音乐街区为主展示面的同时,还辐射至全区各街镇17家市民园艺中心以及上海的白玉兰文化会客厅——一尺花园,花展期间计划开展20余场系列活动,提升全区市民群众的参与感、归属感、幸福感。

花乐共舞,绿色本底与音乐深度融合

音乐文化是衡复音乐街区的底色,街区内拥有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博物馆等众多专业院校和艺术机构。同时衡复音乐街区绿地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近年来持续通过城市绿色更新,衡复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跃。自2015年起,东湖宾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陆续打开围墙,将原本属于单位院内的绿地向市民开放共享,片片绿荫丰富了城市的微空间。

本届花展依托衡复街区内优秀的音乐资源,在历史保护建筑的窗阳台上举办阳台音乐快闪,在街道的主题景点中融入数字音乐厅等音乐元素,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聆听大师级作品,在不经意的街头转角就能邂逅艺术,让花展与音乐的融合成为徐汇街区文化的一部分。

花促经济,文商体旅展齐发力

徐汇分会场以花为媒,充分利用了消费资源禀赋,进一步打造区域特色,联动徐家汇商圈、西岸等重点商业地标,通过组织citywalk打卡活动等,积极探索文商旅体展的融合创新,吸引市民游客来徐汇打卡、观光、体验,最大限度释放花展的消费活力,在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联动中,激发“赏花经济”新活力,创造区域消费新体验。

本次花展,徐汇区分会场共搭建主题景点19处,邀请多家花卉企业展示橙梦夏、桃粉佳人、橙色芭比等20余种植物新优品种,形成“一地生多景、一景带多业”的协同效应,同时也将遴选出表现优秀的植物品种,应用到徐汇的公共绿地的日常养护工作中。同时在各相关单位和区属国企的联合推动下,与多家品牌接洽展示花展相关宣传,商圈联动为花展提供限定体验,如东湖宾馆、乔家栅开发了花展限定美食与非遗体验课程,联合衡山路8号开展爵士春天音乐节;嘉澜庭口袋广场开展咖啡市集等。徐汇全域营造了浪漫的商业氛围,通过吸引市民游客前来驻足消费、拍照打卡,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放大“聚人气、促消费、惠民生”的节展效应

作者:王洁敏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