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春夏饮品多,喝不完怎么办?这篇教你正确保存→
上海徐汇04-27 16:52:44

春夏到来,各种饮品相当诱人!喝不完的饮料,不舍得倒掉,却又隐隐担心,这可怎么办?跟随专家掌握如何正确保存,快来听听吧!

医学顾问

上海市同仁医院

营养科主任谢华

奶类饮料

奶类饮料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是细菌的培养基。隔夜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微生物会迅速繁殖,蛋白质容易变质,奶类饮料可能会出现分层、结块、发酸等现象,营养被严重破坏。

隔夜奶别喝

一定不能喝隔夜的奶类饮料,饮用后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酒类饮料

高度酒,由于酒精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微生物难以存活,隔夜后基本不影响饮用。但像葡萄酒等低度酒,酒精含量较低,隔夜后易被氧化,口感会变得酸涩,还可能因微生物滋生而变质。

别用塑料瓶装酒

酒精会溶解塑化剂,隔夜酒喝出“塑料味”。黄酒开封后,要煮沸、再冷藏,能多放24小时。

咖啡饮料

咖啡饮料中的主要成分——咖啡因相对稳定。隔夜后,咖啡的香气会挥发,而且咖啡中含有的蛋白质和糖分,也可能会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从而变质。

咖啡渣别倒

铺一层咖啡渣在杯底,能抗氧化,冷藏延长4小时。杯盖别扣紧,留条缝,防胀气。

茶类饮料

茶类饮料含有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隔夜后,茶多酚会发生氧化,抗氧化能力减弱,茶香也会变淡,口感不如新鲜泡制。同时,如果保存不当,微生物污染的概率增加,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茶叶别泡太浓

浓度越高,隔夜越苦,建议1:50比例泡。晒干的桂花、陈皮,能吸异味,放茶叶罐里,当天然干燥剂。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主要成分是碳酸水、糖、二氧化碳等。隔夜后,二氧化碳会溢出,导致口感从原本的清爽带气变得寡淡。若保存不当,在含糖的条件下,微生物滋生的风险会增加,饮用后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冰镇碳酸饮料别超24小时

二氧化碳逃逸后,糖分加速结晶,摇晃时变喷泉,说明已经变质,赶紧倒掉。

自制饮料“三要点”

01选

选容器:玻璃瓶>保鲜盒>塑料瓶

玻璃瓶最安全。

它像“铁饭碗”一样稳定,不会和酸甜饮料起反应,营养素也不容易流失。

保鲜盒(食品级塑料)次之。

短期用没问题,但装果汁久了,可能渗出少量有害物质。

塑料瓶最不推荐。

尤其装碳酸饮料或酒类时,可能释放塑化剂,而且反复用易滋生细菌。

划重点

居家可以选用一些带刻度的瓶子,这样既能控制摄入量,又能提醒保鲜期。

02看

看时间:存放超过24小时的饮料需警惕

饮用冰镇饮料时,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自制饮料,贴标签写制作时间。

不少人认为食品冷冻冷藏安全卫生,但实际上陷入了一些误区:

✪可能存在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等细菌均能在零摄氏度以下生存。

✪保存饮料一定要有冷藏条件,否则由于冷藏温度不够,融化后需要重新冷冻,其食品安全无法保证。

划重点

家里自制的饮料,虽然没有标签,但可以自己用便签标注好制作日期和量。

冷藏超过48小时,建议弃之。特别是进入高温天,更要缩短保存时间,尽早饮用。

03防

防变质:糖/酸/低温“组合拳”

含糖饮料,最多放冰箱冷藏2天,表面长膜/变酸赶紧扔!

奶制品开封后,务必24小时内喝完。喝剩的茶晾凉后,倒进带盖容器里,加两颗话梅(酸味能抑菌),冷藏也不超过1天。

划重点

饮用饮料时,注意观察:

✔无刺鼻气味、无酒精发酵味。

✔色泽应清澈透明,不混浊、不沉淀。

如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搅不散的沉淀,若发现这样的变质信息,哪怕只有一点点发霉,赶紧扔掉,切不可怕浪费,得不偿失!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