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以新神话唤醒文化基因 《新说山海经》阅读推广周在沪启动
东方网04-23 09:16:49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23日报道: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普陀实验学校拉开帷幕。来自上海四十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代表,与儿童文学作家、图书馆工作者、出版界人士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神话小说《新说山海经》阅读推广宣传周"的启动,这是一次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生动实践。活动由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作指导单位,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普陀实验学校承办。

十三载磨一剑:一部新神话的诞生

《新说山海经》的创作灵感源自作者张锦江教授的一次希腊之旅。在爱琴海畔,面对希腊神话巨著《荷马史诗》,这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想起了黄河之滨的炎黄二帝塑像和中国的远古奇书《山海经》。那一刻,一个宏大的创作构想在他心中萌发——要为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一部可与世界对话的新神话小说。

历经十三年的潜心创作,这部140万字、包含120个短篇、共12卷的中国新神话小说巨幅画卷终于问世。目前已出版《奇兽卷》《创世卷》《趣禽卷》等十一卷,最后一卷《异魅卷》即将封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王焰在发言中表示:"这套丛书一直秉持着尊重《山海经》中原始记载的考证精神,同时进行创新式表达,让传统文化变得更有生命力。"

从校园到国际:一部作品的跨界传播

《新说山海经》的出版不仅在国内引发热烈反响,更在国际舞台赢得赞誉。在上海,联建小学的阅读活动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文达学校举办专题故事会,金洲小学排演儿童剧,张江实验小学推行亲子阅读……此外《新说山海经》已出版意大利文、阿拉伯文、马来文、尼泊尔文等绘本译本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上海作协创联室负责人杨绣丽指出:"这不仅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更是文化对话的桥梁。"

在主题演讲中,张锦江教授深入阐释了《新说山海经》的美学价值。他将自己的创作历程比作"一只慢慢爬行马拉松赛跑的蜗牛",用十三年的坚持完成了这场文化长跑。"新神话小说的生活美在于神界与凡界的自然融合,"张锦江说,"就像道家学说所言,世间万物有灵,活的生命就是美。"他特别强调了作品的"真理美"——每篇故事都隐伏着对世界的哲学思考、人生理性的探究以及现代人的道德判断。

上海外国语大学普陀实验学校校长黄晓峰认为:"新神话小说以独特的想象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让孩子们在领略语言之美的同时,更能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多方联动:一场全民阅读的实践

启动仪式上,普陀区桃浦镇镇长王海峰表示,这次活动既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也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普陀区妇联主席杨莉萍宣布将推出"家+书屋"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书单,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中国版协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在贺词中称赞:"《新说山海经》让读者感受到中国远古文明的伟大,又感悟到现代文明的璀璨,作品在揉合两者给读者心灵的震憾和正能量作了创建性的探索。"

活动现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向参会学校赠送了《新说山海经》图书与绘本,学生代表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据悉,本次阅读推广周期间还将举办系列讲座、读书会、征文比赛等活动,让这部新神话作品走进更多读者的心灵世界。

作者:熊芳雨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