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项目上海体验区“普陀时刻”活动开展
上海普陀04-22 14:28:14

近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上海体验区在北京开展。本次展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细分为“何以上海”“海上风华”“山海情深”三个篇章,集中呈现上海的红色基因、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展示上海携手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丰硕成果。

作为上海体验区的重要环节,4月19日至20日,“普陀时刻”活动如期举行,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毛俊,普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魏静出席活动。

044A0032.JPG

活动启幕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竹笛乐团的艺术家们以炉火纯青的演奏技艺,将传统竹笛的悠远神韵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灵动韵律巧妙融合,为经典沪上曲目《玫瑰玫瑰我爱你》赋予新的艺术韵味。当婉转悠扬的笛音在耳畔流淌,江南水乡的婉约风情与都市华彩交织成画,现场观众仿若踏入光影流转的绮梦之境,在旋律的牵引下,沉醉于上海这座城市独有的浪漫与诗意之中。

前来观展的观众包括上海市普陀区基层统战实务培训班学员、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学生,以及在京各族群众。不同地域、身份的群体在此汇聚,通过观展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传承。活动现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李巍教授倾情献唱《火种》,浑厚有力的歌声直击人心。这团“火种”,不仅燃烧着百年来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更映照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团结之光,也照亮了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漫漫征途。

“遵列位,在上听,细听我灯官报花灯”。凭借着对京剧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普陀区粉墨京剧艺术团的小演员们身着传统戏服,扮演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角色,为现场观众演绎《报灯名》《铡美案》《定军山》《卖水》等京剧名段和《天女散花》中的彩绸舞,用童真与活力为京剧这一古老的国粹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赢得台下阵阵喝彩,现场气氛也被推向高潮。

DSC06001.JPG

粉墨京剧艺术团的小演员表演京剧

“百年苏河创新蝶变,汇聚向浦江!千里沪宁智潮澎湃,奔流向世界!”随着荧幕中普陀城区形象的逐步呈现,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馆(上海馆)“普陀时刻”。画面中,普陀区正联动起长三角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丰富资源,加速智能软件、生命健康、研发服务、科技金融四大重点产业集聚发展,让文化传承与创新澎湃在这片热土上交相辉映。

作为本期轮展工作的第一个上海市辖区,除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普陀区在展陈布置方面也可谓是“诚意满满”。

穿过独具“海派韵味”的石库门,走进“人民之城”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手绘长卷《走通苏州河》。M50创意园、创享塔、古北路桥、福新面粉厂旧址……苏州河畔的一个个“普陀元素”,如同漫天繁星,将整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绵长文脉串联起来,记录着社会变迁与时代发展中的普陀故事。

044A0041.JPG

手绘长卷《走通苏州河》

无论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焕新重生、还是上海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城中村——红旗村的华丽蜕变、亦或者是独具匠心的滨水特色品牌驿站——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阵地建设,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正沿着这条活力岸线集聚,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发展蓝图正逐步绘就成为现实。

044A0061.JPG

“创新之城”展厅

城市依水而兴,人民因水而聚,文化伴水而盛。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和工业文明的摇篮,普陀区拥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制造业文化。在“百工·智造”展厅,有真如麦秆画《春风得意》,有手工石雕作品《海天浴日百寿砚》《钉钉子》《田园清趣》,有手工水晶雕刻(玉雕)作品《路礼双华》《贯通环形酒壶》,有瓷胎竹编作品《盖碗》《蒸蒸日上》,老一辈普陀人们视若珍宝的非遗技艺一经展出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体验区内,大家用麦秆制作祥纹坠饰,以竹丝编织个性首饰,现场观摩和体验者近千人。展柜另一侧,搭载AI芯片的机器人正随乐起舞,高科技与传统非遗技艺形成奇妙共振。

044A1812.JPG

体验非遗技艺真如麦秆画

丝竹交响展厅前,上海越韵宜川青年越剧团定期演绎沪剧、锡剧、越剧等江南剧种经典选段,让现场观众在“吴侬软语”的婉转韵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d1c9924c6989393a28cf7d9b2566a80.jpg上海越韵宜川青年越剧团传统剧种表演

“老牌蝶生,新牌泉涌”。对于普陀区企业而言,本次展会也是难得的交流展示平台。英雄金笔与西藏江孜县合作的“雪域高原英雄笔”,配置汉字藏文双用书写笔头,笔盒镌刻“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篇章”字样,彰显民族交融的时代主题;老字号食品企业悦来芳为大家带来青团、蝴蝶酥、翻毛月饼等匠心手作的传统糕点;鲜芋仙、畅乐芙等新锐品牌同步亮相,不仅推出创意新式饮品,更特别定制了融合普陀区LOGO与铸牢宣传周吉祥物“舞石榴”主题元素的限定茶点,展现传统美食的创意表达。

国货企业展台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上海体验区的重要环节,“普陀时刻”活动由上海市民宗局主办,普陀区民宗办承办,通过沉浸式展陈、活态化展演、互动式体验、创意化品鉴等多元形式,以文化为纽带,生动展现了普陀区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创新实践。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普陀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彰显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普陀力量。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