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好喝又好拍!“雷允上&GABEE.”强强联手,“抓码咖啡铺”邀您体验“本草特调”!
上海静安04-19 10:39:13

百年药香“撞上”咖啡醇香,是怎样的新口感?想知道答案,就来正在丰盛里·静安寺广场举行的2025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主会场市集,找到“沪上四大国药老字号”雷允上精心打造的“抓码咖啡铺”。

“抓码咖啡铺”是“雷允上”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理念,创设的跨界破圈新玩法。

戥秤称豆沉浸式场景体验、“药食同源”本草特调咖啡新品、“允上生活”限定文创产品……诸多传统中医药智慧被融入现代生活美学,中医药文化也在咖啡氤氲中变得更加鲜活和年轻。

戥秤称豆,咖啡可以这么买

身着传统服饰的店员手持戥秤,精准称量咖啡豆,熟练地用古法捆扎牛皮纸方包,红色封贴上还印有复古又不失时尚的“抓码咖啡铺”印章……

不少来市集寻找咖啡新品的市民,被这般新奇的操作吸引,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来,“原来,咖啡还可以这么买,妥妥的‘显眼包’,太有意思了。”

一位市民拎着刚买好的咖啡包,乐呵呵地说:“趁着午休过来逛一逛,喝到了咖啡,还买到了这么有仪式感的咖啡豆,感觉真的很有趣。”

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此次将中药房抓药的核心仪式感带进“抓码咖啡铺”,就是希望能够让戥秤称量这个传统“手势”被更多人看见。

“希望大家在等待咖啡豆称量、包装的过程中,能够直观感受中医药文化中‘分量精准、配伍讲究’的匠心与智慧。”

“上新”本草特调咖啡,体验“药食同源”

携手亚洲TOP50咖啡品牌“GABEE.”联合研发的三款本草特调咖啡新品,是“雷允上”普及“药食同源”理念,用本草香对话年轻群体的破圈跨界之举。

一番尝鲜后,许多咖啡粉感叹:“没想到常见的中药还能和咖啡碰撞出这么奇妙的化学反应,有颜值,还有好口感。”

“甘草粉红”以甘草和蒲公英茶的温和作为柔和回甘的基底,清爽的冷萃呈现樱桃清香,苹果及花椒的香气作为贯穿的主干,是一款适合迎接夏天的本草特调咖啡。

“奶香茯苓”入口就是清爽的牛奶咖啡口感,如芋头牛奶的香气是茯苓和牛奶的结合,黄芪的甜香一直留存至尾韵,是一款中西结合的本草特调咖啡。

“当归爱尔兰”的口感体验也十分别致,抿一口,威士忌的香气充满鼻腔,前段埃塞水洗加上山药带来微微抓舌感,衔接黑糖和咖啡的甜感,最后由香蕉处理法的香气和当归合二为一,余韵悠长。

“经典的爱尔兰咖啡,在埃塞水洗的加持下清香怡人,山药的加入体现酸味口感,香蕉处理法的咖啡和当归虽然有口味的重叠,却不失本味。”GABEE.创始人林东源如是介绍。

“雷允上”还在“抓码咖啡铺”里特别设置“本草原味体验区”,邀请大家现场品尝三款本草特调咖啡所使用的几种中药材原料的本味。

限定款香囊带来“布一样”的新玩法

除了味觉创新,“雷允上”旗下文创品牌“允上生活”带到的咖啡文化节主会场市集的限定款“布一样的香囊”同样吸睛。

这款“布一样的香囊”整体采用上海崇明土布,内置精研的本草香粉。最特别的是,现场还提供印有“悦静安·跃静安”“抓码咖啡铺”等的专属主题印章和“喝杯热中式,生活会没事”等提供满满情绪价值的限定文字印章。

消费者购买香囊后可以选择心仪的印章进行敲章装饰。

记者从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了解到,近年来,“雷允上”坚持通过研发香囊等轻量化文创产品,让中医药文化以更时尚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焕活中医药文化的新生。此次“牵手”咖啡文化节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需要提醒的是,“布一样的香囊”只在咖啡文化节主会场市集的“抓码咖啡铺”可以买到,且数量有限。心动的市民一定要赶紧行动。

记者:邢蓓琳

图片:邢蓓琳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