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上海史上最大花展开幕!数十个花组今起在新天地亮相,随手拍大片
解放日报04-18 07:18:20

春到江南,上海迎来赏花的好时节。今年,上海国际花展首次落地市中心——黄浦。从今天到5月11日,以花为媒、以花牵引,一系列文旅商体展融合活动,在黄浦全域展开,吸引中外游客共赴春日美好。花,也将成为黄浦的一个城区新IP。

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主题为“花开新天地”,主会场之一的黄浦区——满城繁花。今起,在黄浦新天地区域,围绕着新天地太平湖,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城市”等理念,邀请中外优秀设计团队,跨界创新,推出22组绚丽多姿、风格多样的花园类景点,以园林艺术拉近人、城与自然的关系,点亮美好生活。

“世界花园”:回归与展望

“世界花园”板块位于新天地太平桥绿地东侧,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5个国际设计团队,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深邃隽永的景观意向,以独特生态、艺术、科技视角,打造了富有吸引力、可阅读、沉浸式的绿色低碳可持续花园。

1 美国“感知城市”花园

(美国AECOM公司Lee Parks团队设计)

巧妙地借助太平桥湖公园天然的蝴蝶造型,在蝴蝶眼睛、触角和嘴等关键位置精心设置展示花园。在这里,你可以感知气味、风和阳光,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 法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花园

(法国TER(岱禾)团队设计)

灵感来自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文学作品《A ROOM WITH A VIEW》,将对风景的感悟融入设计,同时借鉴梵高等画家作品的艺术氛围,打造法国印象派花园。

3 德国“植物色环”花园

(德国LATZ+PARTNER 设计)

以歌德生命密码为灵感,用植物色环呈现浪漫人文精神。让游客在欣赏花园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德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4 日本“间庭”花园

(日本日建设计集团金香昌治团队设计)

“市松模样”是日本传统的图案,常出现在和服、建筑装饰等方面。运用鸢尾、茉莉、风知草等,结合“市松模样”的布局,营造出宁静、简洁且富有禅意的空间,展现对自然的敬畏。

5 新加坡“斐波那契立体花园”

(新加坡雅诗柏设计事务所(RSP )× COEN Design International Pte Ltd ×风动雕塑艺术家 Edwin Cheong 设计)

灵感源自黄金比例(1:1.618)所蕴含的永恒之美与和谐韵律,以花的形态为灵感,通过轻盈的动态结构,捕捉风的律动,仿佛让花朵在永恒中盛开。

主题花园:疗愈与温暖

“主题花园”板块位于新天地区域,由疗愈主题花园和设计师主题花园组成。这里不仅仅是对花卉的展示,更与人文、商业价值深度融合。设计团队与高校、医院跨界合作,以花之姿,体现对环境、对人的关注。通过花卉与装置的组合呈现,体现对生物多样性、阿尔兹海默症、自闭症、眼健康等大健康问题,及女性成长等话题的思考,赋予花卉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

(一)疗愈花园

1 “Brain Garden/脑迷宫”花园

(上海交通大学×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设计)

花园形态灵感来源于影响情绪生成的人类大脑杏仁核形象,面向抑郁症患者及具有焦虑情绪的人群,建造多感官交互的疗愈空间。

2 “见天地愈身心”中医药主题疗愈花园

(同济大学×香山医院设计)

以“负阴抱阳,天地之间”为意向,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身心疗愈体验和公众互动参与展开,旨在打造特色疗愈空间。

3 “茁茁相伴”花园

(上海大学设计)

设计理念融合了绿色疗愈、互动体验和红色文化内涵,以抽象的婴儿推车与鲜花的构成,创造人与鲜花的互动关系,增加装置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 “一扇门的记忆”花园

(水石设计张淞豪×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

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群体,以艺术、景观和互动为手段,唤起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借“记忆的门”展现其时间感和记忆变化,引发公众对患者内心世界的关注。

5 “鸢尾咖啡”花园

(Lab D+H李中伟×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设计)

将瞳孔(Iris)与鸢尾花(Iris)的意象巧妙融合,寓意对视觉健康的关注与守护。整体设计以鸢尾花为主体,营造一个独特且富有艺术感的咖啡空间。

(二)设计师花园

1 “与光同尘”花园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研究院陈伟团队设计)

以女性为主题,围绕“光而不耀,与光同尘”的理念展开设计,根据不同时段展现不同氛围。

2 “猫之秀场”花园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研究院王丹宁团队设计)

将猫咪的特性与公园景观相结合,营造一个展示猫咪个性、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空间,传递和谐共生的理念。

3 “花园速递”花园

(翡世景观潘山团队设计)

以环保为核心,以“花园速递”为主题,将环保理念融入花园展示,引导公众在欣赏花园景观的同时,思考环境问题。

4 “昆虫酒店”花园——传粉昆虫友好城市公园

(彩色星球×上海黄浦区艺直当代艺术中心×传粉昆虫守护者联盟设计)

通过设计,为传粉昆虫构建适宜的栖息环境;以“昆虫酒店”作为展示窗口,让公众了解传粉昆虫的重要性。

5 “蜜蜂——地球卫士”花园

(上海百酿蜂业有限公司设计)

以“春日蜜语”为设计理念,体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中,蜜蜂每一次采蜜仿佛是对大自然馈赠的回应。

6 “Farm To Table”可食用花园

(lulu农场设计)

由一座原生中草药材与果蔬构成的植物花境组合,通过种植框、花境、盆栽以及棕色砾石铺地打造出独特景观。

7 “时光”花园

(小红书团队设计)

围绕生态可持续、自然主义风格以及成长主题展开,营造自然野性的城市花园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

作者:唐烨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