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 同比增长78.1%
东方网04-17 20:10:31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17日报道: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近日共同发布《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根据大演报告显示,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66%,占2024年演出市场总票房51.1%,稳居半壁江山。

大演报告指出,2024年大型演唱会增速最为突出,票房破260亿,同比增长78.1%;观演人次超2900万,同比增长45%,成为演出市场最吸睛的消费品类。

大型演唱会票房表现突出

2024年大型演唱会蓬勃发展,市场供给丰沛,消费需求旺盛,下沉城市活力迸发。作为最突出的消费品类,2024年大型演唱会有哪些显著特点?

根据大演报告显示,从供给上看,2024年大型演唱会中巡演项目占绝对多数,达到79.7%。不仅有周杰伦、薛之谦、张杰等头部艺人延续2023年的巡演计划,也有凤凰传奇、刀郎、许嵩等艺人启动巡演,带来现象级的音乐热潮。

从体量上看,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依然延续规模大、场次多的发展态势。大演报告显示,万人以上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84.4%,单场票房3000万以上的头部大型演唱会占全部大型演唱会场次的11.8%,同比2023年增长3.4%。

从地域分布上看,大型演唱会开始向二线城市集中,二线城市大型演唱会场次和票房较2023年出现大幅提升,占比均达到了6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地区稳定保持着大型演唱会核心票仓的占位,合计票房占比达63.5%,其中,长三角地区消费最为活跃,票房占比达到了全国大型演唱会总票房31.4%。

从用户年龄分布上看,大型演唱会市场跨年龄层渗透加速,开始向青少年和银发群体“破圈”。 

大演报告显示,在大型演唱会的购票观众中,35岁及以上的人群占比达21.6%,同比增长2%;同时,青少年群体占比升高,达到3.6%。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民歌手开启演唱会,年长观众也开始走进演唱会现场,在2024刀郎巡回演唱会中,50岁及以上观众占比达44.5%,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性别上看,女性观众依然是大型演唱会的消费主力,占比达66.1%。

从消费频次上看,大型演唱会依然是当下文娱用户的“心头好”,年内观演2次大型演唱会的观众占比达16%,同比增长2.8%,观演3次及以上的占比达9.2%,同比增长2.2%。同时,超50%的用户选择了结伴观演,双人观演率居音乐演出之首。

与此同时,跨城观演仍然是演唱会用户的主流消费形式。大演报告显示,2024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为64.2%,其中,二线城市演出中的跨省观演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4.2%,四线城市演出省内跨城观演比例最高,达到48.5%。

大型音乐节多点开花  

2024年大型音乐节市场供需回归理性,品质音乐节占据消费上风,中小体量新兴IP减少。经统计,2024年国内主要音乐节IP数量在71个左右,同比去年下降40.5%。显然,除阵容、创意外,能否提供稀缺资源、创造差异化服务正在成为大型音乐节追赶的新竞争优势。

大演报告显示,2024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票房近24亿元,观演人次突破581万。区别于演唱会的长周期运营,大型音乐节演出更多集中在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2024年五一档和十一档的演出场次分别超过了60场和40场,成为全年的票房高点。

从地域发展上看,2024年大型音乐节开始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散,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4年三四线城市大型音乐节演出场次占比达34.9%,同比增长2.7%;票房占比达29.1%,同比增3.8%;其中,安徽、福建、湖南等省份大型音乐节票房增长显著。

同时,与大型演唱会类似,大型音乐节也出现了票房向头部项目集中的显著趋势。大演报告显示,1000万票房以上的音乐节在全部大型音乐节项目中的占比从22.5%提升到了34.0%;2-3万人演出规模的场次占比也从2023年的3.5%提升到2024年的12%,3万人以上场次占比从1.1%提升到2.3%。

从用户消费特征上看,大型音乐节观众相对更年轻,18岁-24岁观众占比达36.2%,高于大型演唱会同年龄段25.8%的占比;从性别上看,女性观众也是大型音乐节的消费主力,占比高达67.1%。

灯塔专业版运营总经理王舒总结表示,2024年大型营业性演出依然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周期,供给侧趋于多元化、品质化发展,消费侧更看重体验、服务和生活方式的呈现,整个市场活力充沛,消费旺盛,会朝着更高水平进阶发展。

作者:熊芳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