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千禾味业去年营收净利双降,未来计划聚焦零添加核心品类
澎湃新闻04-16 21:14:00

千禾味业业绩承压。

4月15日晚间,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千禾味业,603027.SH)发布2024年业绩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实现营收30.73亿元,同比下降4.16%;归母净利润达5.14亿元,同比下降3.07%;基本每股收益为0.5015元/股,同比下降6.30%。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31亿元,同比下降7.15%;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增长3.67%;基本每股收益为0.1563元/股,同比增长3.72%。

当晚,千禾味业还披露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拟每10股派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4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99.94%。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11.32亿元。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四川眉山,是中国专业酿造高品质健康酱油、食醋、料酒等调味品的股份制企业。2016年3月7日,千禾味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据Wind数据显示,近年来千禾味业业绩稳步增长,但去年营收、净利业绩双降,其中营收为上市以来首次下滑。今年一季度营收为上市以来同期首次下降,但净利同比小幅提升。

千禾味业过往一季度业绩

千禾味业过往年度业绩

截至4月15日收盘,千禾味业报11.38元/股,涨0.98%。截至4月16日午间收盘,千禾味业报11.68元/股,涨2.64%。

酱油、食醋主营业务营收双降,未来计划聚焦零添加核心品类

千禾味业主要从事高品质酱油、食醋、料酒、蚝油等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体来看年报,去年占比超过六成的酱油业务,营收同比降3.75%;占比超一成的食醋营收同比降12.52%。酱油和食醋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8%和40.27%,分别增加0.41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一季度酱油和食醋业务营收分别下滑4.69%和10.64%。

去年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渠道来看,去年千禾味业线上营收占比小幅提升至19.79%,线上毛利率同比提升0.52个百分点至44.48%,线下毛利率为35.22%,同比下滑0.03%。今年一季度线上模式营收下滑12.26%,线下销售下滑5.88%。

去年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的业绩情况

今年一季度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的业绩情况

年报中也指出,从行业来看,当前渠道多样化,KA渠道客流量逐渐下滑、向线上和社区门店转移;消费者减少到店频次,就近采购、网上采购、集中采购渐成常态。未来计划继续强化电商运营能力,通过内容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业绩,探索应用AI工具,提升销售转化率。线下零售渠道方面,深化与KA(为重要客户服务的渠道)、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提升铺货率和市场覆盖率。特通渠道方面,进一步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餐饮渠道方面,抓住餐饮复苏机遇,充分参与竞争。

分地区来看,去年仅南部地区营收实现正增长,同比增近14%,毛利率增加3.33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各地区营收均实现同比下滑,一季度经销商数量为3282个,净减少34个。

今年3月下旬,千禾味业“千禾0”产品被媒体送检事件受到广泛关注。3月底,千禾味业发布澄清公告称,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公司成品库房、商场超市在售的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共计23批次,经检测,结果符合企业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18186)。本次抽检报告显示,抽检的所有“千禾0”产品未检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三氯蔗糖、安赛蜜等食品添加剂含量。此外,公告指出,“千禾0”商标用于区分公司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凡是使用“千禾0”商标的产品都是零添加产品。“千禾0”系列产品仅使用食品原料,绝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3月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时,千禾味业也多次表示,“千禾0”是公司的注册商标,是公司零添加产品的重要标识,该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欢迎广大消费者监督。

年报中在经营计划方面提及,公司将聚焦酱油、食醋、料酒、蚝油等核心业务,聚焦零添加核心品类,因地制宜、精准实施营销策略。

据国金证券1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由于竞争加剧以及内部调整,2024年集中承压。此外受到高基数压力以及舆论扰动,今年一季度千禾味业业绩持续承压。预计千禾味业内部调整完毕后,将重启渠道开发和网点扩张,2025年收入端有望实现修复。尽管行业整体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但千禾味业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聚焦中高端零添加,清理包袱再度出发。看好公司重启增长,持续享受细分赛道扩容红利。

因第二期股权激励目标未达标,拟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其他数据方面,去年管理费用同比下滑近四成,主要系第二期股权激励目标未达标,冲回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增超四成,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

去年财务数据

4月15日晚间,千禾味业发布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对于回购注销的原因,公告指出,根据公司相关规定,7名激励对象因离职而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合计41.40万股限制性股票将由公司回购注销。同时,因本激励计划第二期公司层面业绩未达到设定的考核条件,其余64名在职激励对象第二期对应的183.60万股不得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也将由公司回购注销。

公告指出,此前考核条件为“公司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1)以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89%;或(2)以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1%。”

因此,本次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数量合计为225万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189%。公告称,上述回购注销完成后,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公司股权分布仍具备上市条件。同时,本激励计划将继续按照法规要求执行。本次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事项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管理团队的勤勉尽职。

此外,财报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近三成,主要系大额可转让存单作为票据保证受限;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超6.7倍,主要系报告期内用于购买理财的资金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超1.7倍,主要系上年同期收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款及本期现金分红金额大幅增加所致。

4月15日晚间,千禾味业发布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公告称,目前公司自有资金充裕,在保障公司日常经营生产所需资金基础上,仍有部分资金闲置。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取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公司拟使用额度不超过5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范围包括购买中低风险、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以及国债逆回购等品种。

在重大投资进展方面,年报指出,去年公司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项目投用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

具体来看,千禾味业投资总额为12.6亿元的“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周期为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共计5年,分两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年产20万吨酱油、10万吨料酒生产线建设已于2023年2月底竣工转固使用;第二期将完成年产30万吨酱油生产线建设。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项目累计投入12.35亿元。

谈及当前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年报指出,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企业优胜劣汰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伴随消费分级、分众,涌现出一些新品牌、新品类、新企业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不过,当前餐饮消费回暖明显,餐饮复苏也将带来调味品发展的新机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