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上海国际花展本周五正式启幕!徐汇有哪些亮点?
上海徐汇04-16 18:44:57

花开新天地

图片

城园共绽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5上海国际花展4月18日启幕

图片

春风拂面,申城再度花开。市绿化市容局介绍,4月18日,以“花开新天地”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花展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5月11日。本次花展将进一步凸显“全城布展、市民参展、合力办展、区域联展、文明观展”特点,通过“2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15个城市主题节点”的模式,构筑市民身边的打卡地、新优花卉的推广地、植物文化的传播地,展现花展在专业、市场、商业和生活中的价值。这场跨越24天的春日花事,将为市民带来一场“花卉嘉年华”。详见↓


PART.0127组花园景点演绎“城与自然”

图片

本次花展将通过“城园融合,全城花展”模式,让园艺之美如“枝脉叶络”的立体网络般连通全城,打造属于春天的沉浸式体验。

图片

花展展览总面积达390公顷。上海植物园为“行业主会场”,黄浦新天地为“城市主会场”,分别演绎花展的科技内核与城市基因。同时,设置“花荟品徐汇”(徐汇区)、“卉聚前滩里”(浦东新区)、“花开南上海”(奉贤区)、“花漾年轻城”(临港新片区)、“浪漫滨江岸”(上海滨江森林公园)5个分会场及15个城市主题节点。

图片

在八大展示板块中,最值得期待的当属“世界花园”“主题花园”“筑梦花园”。通过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城市等理念,27组花园景点用园林艺术表达生物多样性,拉近人、城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花园板块位于黄浦新天地太平桥绿地区域,邀请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设计师参展。5组花园通过对自然回归城市、生态与生活相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话题的审视和思考,打造出有吸引力、可阅读、沉浸式的绿色低碳可持续花园。

图片

主题花园板块分布在黄浦新天地太平桥绿地区域、思南公馆和外滩,由“疗愈主题花园”和“设计师主题花园”组成,邀请医疗机构、高校一同参与设计,将情绪抚慰、阿尔茨海默关怀、安宁疗护等主题融入,体现花展对环境和人的关注。

筑梦花园板块位于上海植物园北区草坪空间,展示了“未来花园设计师大赛”的5组获奖作品。人鸟共生的自然净地,市井生活的弄堂魅力,浓油赤酱的记忆“食光”,虫鸣风吟的自然声音,生态修复的沉浸体验……作品从绿色生态、自然教育、城市人文等角度,呈现了大学生对人民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思考。

图片

PART.02首次取消主题花展示更多新优品种

今年花展,首次采取不设“主题花”,用“百花齐放”取代“一枝独秀”。组委会表示,在上海国际花展从行业花展向城市花展转型之际,希望将更多“不受限”的新优品种推介给行业和市民。

图片

花展期间,花展秉持“科技助展”理念,在上海植物园主会场共计展示2500余种新优特色植物。通过设立“新优植物”板块和“珍奇植物”板块,邀请7家中外植物园和11家国内外知名花卉育种与生产企业,展出150种珍奇植物、270种新优花卉。花展开幕式上,将面向全市首发9个国内外花卉新品种,包括能使应用区域拓展50%的杜鹃花新品种‘胭脂’、能使养护成本降低30%的鸢尾‘甜蜜’系列、生长速度快的赏食兼用百合新品种‘橙色阳光’等。花展期间,上海绿化管理指导站还将组织召开“长三角花卉新优品种推介会”,邀请13家国内外知名花卉育种与生产企业,带来110种最新园艺品种,分享园艺创新成果。此外,为迎接国家植物园挂牌,上海植物园还将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植物园及专业机构合作推出“生生不息”珍奇植物展,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图片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分会场则将展示长三角企业培育的耐逆性强、观赏性突出的特色品种,比如安酷杜鹃系列、西洋鹃品种、皋月杜鹃品种、锦绣造型杜鹃品种等。

图片

PART.03文商旅跨界合作构建产业新生态

1744705122426.jpg

图片

前滩花集效果图

花展不仅是花卉盛宴,更是艺术与自然、人文、生活的深度交融。在体验经济的驱动下,本次花展突破了观赏边界,积极探索与文商旅的跨界合作,致力构建“花展+文商旅”产业新生态。

比如,园艺景观与城市街区融合,引领文化新时尚。组委会联合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植物园于黄浦主会场共同举办“翠魄丹沁”海派盆景展,展出20件海派非遗盆景作品,包括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的作品,构建红色基因与海派文化的对话空间。上海植物园还将在花展期间举办“柔之胜刚”法国艺术家笨笃(中文名魏明德)绘画展,展出近百幅绘画作品,通过艺术家视角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黄浦主会场将在新天地与商户共创“橱窗花艺”,打造十余个花团锦簇的打卡点,“东台好市·花语集”花卉市集则将打造超2000㎡的户外花园生活空间。思南公馆推出首届“思南自然而然生活节”,小红书设计周团队也将助力花园景点建设。

图片

在分会场层面,浦东新区分会场将联动前滩商业打造滨江限时花路、前滩花集、早春非遗生活节、Let’s Bloom Well 聚焦好生活等活动。

图片

图片

徐汇区分会场将与艺术院校跨界合作,运用花艺装扮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城堡、城市音乐会客厅等优秀历史建筑,并举办音乐会、音乐快闪等艺术互动。临港分会场将开启“春日的文艺之旅”,以花色复刻名画色彩,将名画、文学、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

图片

PART.04为城市构筑可持续发展图景

一场顶级水平的“全城花事”,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启发推动。本次花展将从花卉应用创新、低碳绿色城市、未来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城市构筑可持续发展图景。

在花卉应用创新方面,本次花展推出“花丛花坛”概念,即将自然花丛理念融入花坛,使花卉布置更多样、种类更丰富、观赏时间更长。市民可以观赏到风格多样的可持续园艺景观,例如浦东新区分会场选用江浙沪地区植物品种打造抗性强、易维护的新自然主义花境长廊,还原生态草甸之美。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奉贤区分会场将通过“公园城市样板区”案例,通过上海之鱼公园群向市民展示“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的城市“绿核”理念。作为连续第五年参与花展的分会场,奉贤分会场已累计吸引游客近80万人次,通过“公园+”赋能新城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求。

图片

在人才培养方面,花展设立“筑梦花园”板块,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今年,组委会联合《中国园林》杂志社举办“未来花园设计师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111所院校的595支团队报名。最终,在351份有效作品中诞生金奖2名、银奖3名、佳作奖5名。同时,奉贤区分会场的“大学生花园节”也吸引了多所院校师生参与,成为园林、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项目。

不仅如此,黄浦新天地主会场和浦东新区分会场还将通过“花丛花坛”展示比拼、“花境比武”等活动,促使从业者尝试新的栽培技术和景观设计理念,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图片

图片

PART.05吉祥物“花宝宝”亮相

前期,组委会举办了花展吉祥物设计征集活动,向社会公众征集吉祥物,以进一步挖掘花卉产业文化,提高花展的识别度和公众参与度。

开幕式上,本次花展吉祥物“花宝宝”和海报设计将亮相。“花宝宝”是一朵充满灵性的“白玉兰精灵”,设计师通过可爱而富有生命力的拟人化手法,赋予了它充满好奇心、热爱自然的形象。它不仅是一个视觉符号,更是花展所倡导的真善美理念的传递者。花展主画面设计则旨在深度挖掘并展现江南水乡韵味及海派文化魅力,营造“盛开的白玉兰”景象,不仅象征环境与生态多样性的绽放,也寓意着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今年正值上海国际花展从“行业花展”到“城市花展”转型的第二年。在引领家庭园艺潮流、推动花卉产业创新的基础上,本次花展将积极探索与“文商旅”跨界互动、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上海国际花展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园艺展览以及上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民城市、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案例。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