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腾势叩响欧洲高端市场大门:从米兰到全球的品牌突围之路
澎湃新闻04-16 17:27:00

2025年4月7日至12日,中国豪华汽车品牌腾势以米兰设计周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在意大利布雷拉设计区举办了“超凡科技,驱动豪华”品牌发布会,正式宣告进入欧洲市场。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腾势全球化战略的深化,也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端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技术自信与文化觉醒。腾势以比亚迪集团为战略支撑,尝试以“技术引领者”的姿态突破重围,为中国车企出海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设计:东西方美学的跨文化融合

腾势此次欧洲亮相的核心载体——智能豪华旗舰车型Z9GT,承载着品牌对设计哲学的深度思考。由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Wolfgang Egger)主导的设计团队,将东方传统美学与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语言进行了创造性融合。车身线条以丝绸的流动感为灵感,通过精准的曲面切割与光影过渡,实现了“柔中带刚”的视觉张力。内饰则从山水意境中提炼元素,采用天然材质与现代工艺结合,在极简主义框架下融入东方文化符号。

这种设计叙事并非简单的文化拼贴,而是通过米兰设计周这一全球顶级平台,向欧洲市场传递“中国智造”的审美语境。腾势的设计既保留了欧洲用户熟悉的理性线条,又以东方美学赋予其独特的诗意,这或许能消解市场对中国设计的刻板印象。

在米兰设计周核心区域布雷拉设计区,腾势打造的“DENZA EXPERIENCE”空间成为设计周期间的现象级存在。该空间融合米兰经典建筑元素与未来科技感,通过光影装置、数字交互屏等呈现“超凡科技”的品牌调性。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开幕式上自豪宣布:“腾势品牌在欧洲开启了国际化的又一新篇章。凭借植根于欧洲的设计美学基因与比亚迪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腾势将以超凡科技,为欧洲用户带来全新的豪华出行体验。”

这个体验空间内,嘉宾可通过全息投影拆解车辆底盘系统,亲眼见证三电机协同工作的精密机械舞蹈。更巧妙的是文化符号的植入,车身内饰采用的再生麂皮与意大利环保认证木材,既呼应欧洲用户对可持续性的重视,又暗合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技术:以颠覆性创新破解欧洲市场痛点

腾势Z9GT搭载的“易三方平台”成为技术突围的核心武器。该平台通过三电机独立驱动与后轮双电机转向技术,实现了180km/h高速爆胎稳定控制、智能蟹行侧向移动、圆规掉头等颠覆性功能。

例如,在米兰老城区狭窄街道的演示中,车辆通过四轮独立控制技术将转弯半径缩小,实现D级车像A0级小车一样灵活,解决了欧洲用户长期面临的泊车难题;而高速爆胎稳定功能则通过毫秒级扭矩分配,在极限场景下保障车身姿态,将新能源车的安全标准推向新高度。

这些技术突破直击欧洲市场的核心需求。既需应对历史城区复杂的驾驶环境,又对车辆安全性与操控性有严苛要求。正如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所言:“腾势的设计美学源自欧洲,技术根基扎根本土。我们将以比亚迪全球领先的三电技术为支撑,结合欧洲用户对豪华的理解,重新定义高端新能源出行体验。”

比亚迪的全球化支撑与破局策略

腾势选择以比亚迪的全球化体系为战略支点。一方面,比亚迪在欧洲的渠道网络与品牌认知为其提供基础。截止至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28国;另一方面,比亚迪成熟的供应链与规模化生产能力,使腾势能够以成本可控的方式实现技术本地化适配,例如建设本土充电服务网络等。这种“技术输出+体系赋能”的模式,既规避了单一品牌独立出海的资源瓶颈,又以差异化定位与其它欧洲传统豪华品牌形成错位竞争。

腾势的欧洲战略,本质是中国汽车工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的缩影。不同于早期以性价比开拓市场的路径,腾势选择以设计周、科技沙龙等文化载体构建品牌叙事,通过“技术秀”与沉浸式体验建立情感联结。这种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双轮驱动,不仅重塑了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更能启发中国车企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思路。当技术领先性与文化共鸣形成合力,市场准入的阻力或将转化为品牌溢价的推力。

从米兰设计周的科技美学展示,到欧洲街头“易三方泊车”引发的围观热潮,腾势的欧洲之旅是一场商业远征,也是一次产业宣言。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赛道上,中国品牌正以“引领者”的姿态,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格局重构注入东方力量。这场始于米兰的变革,或许正是中国智造从“破局”到“立标”的历史性转折。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