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Cosplay乱象、消费纠纷怎么破?“多格合一”为“二次元经济”创造优质营商环境
上海静安04-16 17:24:01

谈及沪上二次元热门打卡地,不少市民首先想到的便是静安大悦城。每逢顶级IP到来,静安大悦城都会开启“人从众”模式,一度引发消费热潮。

面对二次元经济热潮涌动,

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解决消费纠纷、

跟进消费热点,

考验着属地北站街道的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北站街道依托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紧扣“融网强格·精治善理”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三个综合网格,围绕商居互动、商圈联动、服务驱动三大治理主题,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能动作用,针对“二次元经济”健康发展等问题,积极探索适应区域发展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力量聚“格”:从单打独斗到共同奔赴

Cosplay是很多二次元青年喜爱的活动,在静安大悦城商场内,总有一些精心装扮的Coser(Cosplayer的简写,意思是角色扮演者)穿梭其间。

为防止违背公序良俗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北站街道依托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召集平安、市场监督、商场等工作力量,邀请文旅、动漫行业协会等部门共同开展商议,诞生了全市首份自律公约——《静安大悦城妆造公约》。如今,这份公约张贴在商场的醒目位置,为“二次元经济”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此外,在街道第二综合网格的积极推动下,街道“法治e站”系列快闪普法活动走进商场,并与七浦路服饰商业街区形成“商圈联动”,助力新一代年轻人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意识。

自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开展以来,北站街道在网格长的统筹带领下,改变以往市场监管主要靠辖区市场所的工作方式,建立起“1+7+N”工作队伍,即集1名网格工作站站长、7类网格报到力量和N种网格下沉力量于一体,实现“二次元经济”蓬勃健康发展的共同奔赴,不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资源入“格”:从投诉量增加到纠纷有效调解

静安大悦城内每年IP快闪层出不穷,仅2024年一年就有56场国际顶流IP快闪落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同时,消费纠纷也随之而来。

辖区市场所的两位青年党员杨忠伟、何佳炜注意到,每到消费旺季,接到的投诉量就会有所增加。他们将这一问题在网格周例会上提出,在综合网格的推动下,以他们名字命名的“伟炜道来”多元化消费纠纷联合调解工作室成立。

消费者小王是某IP的忠粉,好不容易抢到一张快闪活动入场券,谁料至现场后发现喜欢的周边产品早已售罄,小王万分失落,投诉主办方虚假宣传。接报后,工作室当即开展调解,最终,主办方决定采取限量登记预约的方式,让没有买到产品的消费者登记预约购买,成功化解了纠纷矛盾。

今年以来,“伟炜道来”多元化消费纠纷联合调解工作室已成功调解消费纠纷10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同时,他们还积极拓宽工作覆盖面,一方面,依托街道三个综合网格工作站,建立“伟炜道来”移动服务点;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发展四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多元维权网点”,为“谷子经济”保驾护航。


以前凡涉及“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问题,一些部门往往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如今,街道各综合网格围绕“四个一”工作机制(一体化联勤联动、一条链发现处置、一盘棋多元参与、一站式效能评估),在网格范围内凝聚资源、优化机制、重塑流程、协同推进,形成“小事不出‘格’、大事‘格’化解”的网格治理良好氛围,大大提升了“三跨”问题的处置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多元融“格”:从“一件事”到“一类事”

相对于“二次元经济”,

“餐饮经济”对于静安大悦城来说同样重要。

为此,街道有效运用从“一件事”到“一类事”的工作方法,持续推动资源、力量、管理、服务在综合网格集聚整合,切实提升网格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集约性。

在网格长的统筹协调下,北站市场所联合网格下沉工作力量,对包括静安大悦城在内的辖区餐饮商户,采取红叉、黄三角、绿圆点的方式进行食品安全分色分级分类管理,并绘制网格工作“作战图”。通过分色分级分类的工作方法精准实现了餐饮商户的靶向动态管理,将有限的监管力量发挥出最大的监管效应。

除了依托综合网格工作力量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外,街道还引导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工作探索,推进“静邻网格合伙人”项目,着力建设打造一支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食品安全网格志愿者队伍,共同开展网格治理工作。他们身着统一蓝色马甲,每日定时开展食品安全巡查管理,争当网格管理员,全覆盖排查隐患、反馈问题、做好宣传。在交叉检查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推动网格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北站街道表示,将持续探索条线部门参与“多格合一”工作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着力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