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从政府副秘书长到社区红人 上海退休干部柴俊勇的别样“转型”
东方网04-14 18:04:49

近日,72岁的柴俊勇以新华路街道社区治理“明星”的身份,做客“解放日报谢飞君”视频号直播间。柴俊勇曾担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退休后,他将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担任申新花苑小区业委会主任已有3年多。直播近两个小时,他分享社区治理心得,收获了31万点赞和500多条评论。网友纷纷称赞柴老“热情又有办法”,不少党员和非党员感慨“党课就该这么上”,对他从上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到业委会主任的角色转变也赞不绝口。

社区治理的“有心人”:退休不褪色,服务践初心

“岗位会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柴俊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退休后,秉持“人在哪里,党组织关系就在哪里”的信念,他主动将党组织关系转入所在居民区,接过老伴的“接力棒”,担任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红庄居民区第四党支部书记。这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社区找到了发挥余热的新舞台。

2022年,申新花苑小区业委会改选,柴俊勇挑起业委会主任的重担,与其他8位党员组成“红色业委会”。新成立的业委会很快迎来大考:疫情防控和精品小区改造工程。小区每栋楼都设有工作群,业委会成员担任群主,及时回应居民需求,化解各类问题,成为居委会的得力助手。

柴俊勇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业委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申新花苑业委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五个协”(协同、协力、协商、协议、协和)理念开展工作。他强调,即便身处互联网时代,社区工作仍需面对面、心连心,要像解决自家问题一样,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

有一次,小区一栋楼水管爆裂,影响二层居民生活,还引发了一些矛盾。柴俊勇和业委会成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合物业共同解决问题。面对经费难题,柴俊勇果断表示:“先解决水管问题,经费后续再想办法。”很快,水管修复,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柴俊勇始终牵挂着小区里的高龄老人和困难群体。小区里有位患有精神疾病的独居居民,无人照料。柴俊勇一方面安抚周边居民,呼吁大家理解和包容;另一方面,他联合社区民警、居委干部多次上门探望,送去关爱。经过多轮走访、评估和协调,成功将这位居民送至精神卫生中心接受妥善治疗。

在柴俊勇的带领下,申新花苑第三届业委会在长宁区“红色物业示范企业”“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和“红色示范业委会”创建评选中,荣获“红色示范业委会”称号。

主题党课的“宣讲员”:创新形式,让理论深入人心

作为街道理论宣讲员和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柴俊勇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理论基础,为群众授课。他深知,基层宣讲要注重方式方法,力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让听众听得懂、能理解、真领会。

为此,柴俊勇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受众“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在红庄居民区,面对观点各异的党员群众,他引导大家辩证分析问题,相互学习借鉴;在楼宇宣讲时,针对白领群体,结合时政和企业相关政策,讲解理论知识;在校园宣讲时,他针对青少年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听柴爷爷讲故事》等主题党课。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理论学习和宣传的队伍中。柴俊勇还是街道理论宣讲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骨干成员,经常活跃在社区、学校和驻区单位。他精心备课,以多样的形式开展党课教育。例如,组织观看上海解放70周年资料片,通过影像对比展现城市变迁;带领支部党员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党史学习效果。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他多次组织党课,内容涵盖从红军井冈山会师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发展到改革开放的历史,丰富而详实。作为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席教授,柴俊勇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党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公益行动的“热心人”:传承家风,汇聚爱心暖流 

柴俊勇夫妇是小区里有名的模范党员夫妻,也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多年来,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老党员的使命担当,退休后依然发光发热。柴俊勇认为,家风家教,身教重于言教,革命事业需要代代传承,因此对下一代的教育要倾注更多热忱与爱心。受他影响,外孙女也满怀爱国之心。柴俊勇带领全家前往延安宝塔山,看望他年轻时栽种的象征上海与革命老区情谊的松树,并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家人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他与外孙女约定,每十年都要为这棵松树浇水、培土。柴俊勇说:“再过六十年,她到我这个年纪时,树就100岁了,家风也会一直延续,意义非凡。”

在上海市红十字系统每年开展的“千万人帮万家”募捐帮困活动中,柴俊勇总是带头捐款,并动员邻居积极参与。2023年,申新花苑小区共捐款12900元。他常说,捐款不在乎多少,重要的是参与,是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每个人的绵薄之力汇聚起来就是强大的暖流。

多年来,柴俊勇积极参与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各类公益活动,用行动诠释为民初心,赢得居民广泛赞誉。在他的带动下,更多小区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传递爱心与温暖。从政府副秘书长到社区治理的“多面手”,柴俊勇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革命人永远年轻”的华章 。

作者:王洁敏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