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演员“打鸟”火出圈,快来普陀“打”一下
上海普陀04-14 15:49:50

近日,演员李现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鸟”Vlog,被生态环境部点赞。

什么是“打鸟”

“打鸟”是摄影圈里一个常见的行话或戏称,主要指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拍摄时需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因为拍摄对应的英文单词是shoot,感觉是在“打”一样。“打鸟”绝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伤害鸟类,绝大多数拍鸟的摄影师都是自然爱好者,非常喜欢鸟类。

看到这,观鸟拍鸟的心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一起来普陀区的“打鸟”地标“打”一下吧。

在普陀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共发现并记录鸟类5目16科26种。其中,麻雀、白头鹎和珠颈斑鸠是数量上最多的物种且分布较广,在多个样区内都有分布;棕背伯劳、乌鸫以及鹊鸲是调查区域内较为常见的鸟类物种。

普陀有许多公园都是观鸟的好地方,比如长风公园、TOP中央公园、李子园公园、梦清园等。这些地方交通方便,只要仔细观察,都能看到许多野生鸟类。

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是上海中心城区推荐的观鸟点之一,拥有开阔水域和茂密林地,大面积水域吸引迁徙水鸟(如鸥类、鹭鸟)停歇。

园内树木为林栖鸟类(如雀鸟、啄木鸟)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公园生态缓冲带能减少人为干扰,适合鸟类长期停留。

白头鹎

TOP中央公园

TOP中央公园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绿地(规划100公顷),设计以“自然森林”为主题,包含密植乔木林、野花草本地被、人工山丘和地下湖。

白鹭、戴胜、黑水鸡等保护鸟类在此栖息,得益于错落的植被和湿地,高低起伏的山丘和地下湖形成了“生态峡谷”,能够让鸟类在此栖息繁衍。

夜鹭

树鹨

李子园公园

普陀区首个近“零碳公园”,占地约4.7万平方米,设有生境修复花园、蝶趣园和水净化展示园,包含丰富的陆生和水生植物群落。

水净化展示园和人工水体为鹭鸟、野鸭等水鸟提供了觅食和栖息环境。生境修复花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为鸟类营造隐蔽的筑巢环境。

北红尾鸲

梦清园

作为位于苏州河畔的“绿宝石”公园,梦清园以彩叶植被和湿地景观著称,秋季色彩斑斓,河面波光粼粼。

图源:@曹积棠

苏州河沿岸的浅滩和芦苇丛为鸻鹬类、鹭鸟等水禽提供觅食场所;多样化的乔木和灌木吸引雀鸟、柳莺等小型鸟类栖息。作为城市河流与绿地的连接点,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临时驿站。

珠颈斑鸠

文明观鸟建议

“打鸟”必须得“长枪短炮”吗?没有高级的装备能不能去拍?

当然可以拍!“打鸟”的基础源于爱和尊重。相比起专业装备,爱鸟护鸟,更应该成为每个“打鸟”人的必修课。

一、保持距离

二、抵制“诱拍”“棚拍”行为

三、禁止干扰鸟类正常繁殖的行为

四、保护鸟类栖息环境

五、注意自身安全、防范意外风险

在这个春天,带上你的相机,去邂逅“天空精灵”吧!

选稿:吴梦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