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五院士建言创新药如何实现“既大又强”:舍得花钱做基础研究
澎湃新闻04-10 11:01:00

“必须客观认识到,在科技创新的原创能力方面我们有些大而不强,在生物医药人才方面多而不精。”4月9日,在2025(第五届)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年度开幕主论坛话题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直言,伴随着中国的创新药国际化趋势不断深入,当前中国在生物医药行业尚缺乏原始创新。

在这场以“创新驱动下的生物医药行业:多维度跨界融合与国际化市场竞争”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五位院士一致认为生物医药领域做源头创新的时机已经到来,呼吁加强原创靶点的开发,推动国产生物医药行业从源头创新。

五位院士为创新药破局“大而不强”建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表示,现在正是国内提倡原始创新的好时机。过去十年,中国在跟踪性创新方面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下一个阶段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可能发展一些中国真正的原创药,这是基础研究一定要做的事。“我相信随着这样一个学科的不断推进,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肯定能给企业界提供一些创新靶点,让大家做出真正国际一流的创新药。”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也表示,目前国内在研发能力上只强调应用研究,为产业开发服务,真正要做原始创新还需强调一部分基础研究,有了原创的基础研究才能有中国药物领域的原创靶点,原创的成果,“中国大部分的企业追求money(钱)、money(钱)、money(钱),总是追求make more money(赚更多的钱)。”然而,在谭蔚泓看来,要做出真正能追赶世界的原始创新,一定要拿出人力、物力、财力来做基础性的研究,谭蔚泓呼吁中国企业要有创新精神,“要舍得把你剩下来的钱用来真正做创新。”

在院士们看来,做原始创新、做基础研究离不开科研人才的培养。

邓子新认为,当前国内人才培养体系,充斥着一种“快餐文化”,对人才的培养过于追求效率。然而人才培养与企业成长不可能也不应完全套用“快餐文化”的思维模式,需要鼓励科研人才板凳做的更扎实一些。

除了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人才评估体系以及创新生态文化上做出改变,邓子新还认为,目前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完全靠人才的输送并不能解决企业的痛点问题,现在传统产业要实现换代升级,甚至要颠覆已有创新,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的堵点在哪。”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吴玉章表示,谈原始创新,一定要摒弃模仿式、表演式、“显而易见是个套路式”的研究,此外还要打通整个研发的管线链条。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阎锡蕴认为, 中国原创新药的春天已到来。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批引领全球的创新药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现在的科研人员不仅有意识开始保护自己的原创专利,而且还能跟企业家联合,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企实现了从Me-too到Me-better,甚至到创新药的跨越,投资环境也开始提倡投早投小。阎锡蕴最后表达了期许,“从这个纬度看,中国创新药的研发非常有希望。”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