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马上评|“甲亢哥”中国行,用真实打破偏见
澎湃新闻04-09 13:14:00

近日,在外网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美国00后网红“甲亢哥”的中国直播之旅,如同一场跨越文化与国界的“数字外交实验”,引爆了国际互联网。

这位00后博主以“一镜到底”的镜头语言,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的高铁速度、少林功夫与市井烟火,其单场直播观看量屡破百万。连中国驻美大使馆也发文称赞:“这位20岁的美国人气网红正在用数字方式弥合文化鸿沟,并为外国观众创造了解中国的新渠道。”这一现象不仅印证了新媒体时代个体叙事的传播力,更揭示出,以真实体验、情感互动为纽带的民间交往,始终是打破偏见的最好方式。

“甲亢哥”的直播之所以引发海内外关注,核心在于个人叙事中未经修饰的真实性和幽默语言下的亲近感:在少林寺,他拜师学艺时疼得龇牙咧嘴,却从师父“这是痛,但这就是功夫”的教诲中领悟东方哲学;在重庆打卡轻轨李子坝站时,一贯唠叨的甲亢哥,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惊讶得哑口无言。当外国网友目睹他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流畅直播时,评论区中“我在难闻的纽约地铁里刷不出文字,你却在中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2K直播不掉线”,这些都是观众基于直观体验的自然流露。

这种“去滤镜化”的真实呈现,与西方媒体长期构建的“他者”叙事形成鲜明反差,对于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有着更为直观和强大的力量。

这种真实的力量,并不是孤例。2020年,李子柒通过田园生活视频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美食与手工艺视频,其社交平台订阅量一度超越CNN,海外观众自发产生对中国的向往。2025年初,大量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与中国年轻人对话,从“为什么中国人爱吃火锅”到“如何用拼音学中文”,琐碎的生活话题反而成为跨文化理解的切口。这些都与“甲亢哥”直播的盛况异曲同工:一个更有温度、更具烟火气的中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化身“自来水”。

“甲亢哥”中国行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支持。2023年以来,中国持续扩容免签“朋友圈”,China Travel(中国游)持续火热,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看见中国、感受中国;2025年4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亲身感受新时代中国的生机活力。”

“甲亢哥”在直播中感慨:“从北京故宫的安检员到成都火锅店的老板娘,每个人都会对我微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从“甲亢哥”的镜头到李子柒的灶台,从免签新政到小红书上的跨国对话,这是一幅以民间交流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美好的生动图画,是以千万个真实瞬间编织的共情网络,也是用超越肤色和国界的世界语言展开的心灵对话。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于规避所有争议与误读,而在于相信真实的力量终将穿透杂音。这便是对“讲好中国故事”生动的诠释——以人为桥,让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