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闵博的这个展,把历史书上的内容搬进现实……
今日闵行04-05 12:26:32

翻开中国历史第二册隋唐时期的辉煌篇章总是让人心驰神往: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魏征的直言敢谏唐代文化的开放多元……但这些文字和图片是否让你觉得有些“遥远”?

图片

现在,机会来了!闵行博物馆的“贞观鉴——大唐历史文化主题展”,将课本中的隋唐历史“搬”到了你面前,让你亲眼见证、亲身感受那个伟大的时代!

走进“贞观鉴”展览,仿佛瞬间踏入了隋唐的繁华世界。在这里,众多文物犹如一位位默默诉说历史的老者,向我们展现着当年的昌盛与多元。

图片

唐朝的建立

与“贞观之治”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南下占据关中。

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陆续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基本统一全国。

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图片

李世民塑像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和治国智慧,不仅开创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贞观之治的精神——以民为本、任人唯贤、虚心纳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课本中,我们也能看到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赫然在其中。

图片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前的六块浮雕石刻,刻画了李世民在建立唐朝过程中骑乘的六匹战马。

这六匹战马曾陪伴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李世民开国创业的重要伙伴。

昭陵六骏由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设计,雕刻技艺精湛,马匹形态生动,肌肉线条流畅,展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每匹马的姿态、神情各异,既有冲锋陷阵的英勇,也有中箭负伤的悲壮,极具艺术感染力。

它们不仅是唐代石刻艺术的杰作,更是李世民征战沙场、开创盛世的象征。

图片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繁荣局面。

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澄清吏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戒奢从简,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图片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代表人物。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为纪念开国功臣,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绘制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并亲自撰写赞词。

二十四功臣包括文臣和武将,他们在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太宗选择功臣时,既看重他们的功绩,也注重他们的品德和忠诚。

翻开历史课本,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魏征的直言敢谏、唐太宗的宽容纳谏,以及魏征去世后唐太宗的感慨,都成为千古佳话。他们的故事不仅是贞观之治的缩影,更是中华文化中“明君贤臣”理想的体现。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悲痛,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并感叹:“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图片

葵边鸾兽铜镜

这面葵边鸾兽铜镜,正是“以人为镜”的象征。魏征就像这面铜镜,帮助唐太宗明辨是非,修正过失。

葵边鸾兽铜镜,不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面映照历史的明镜。它让我们看到唐太宗与魏征的君臣相得,也让我们感受到贞观之治的清明与辉煌。快来闵博,亲眼见证这面铜镜,感受那段千古君臣情吧!

图片图片

经济的繁荣

唐朝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国内贸易兴盛,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益州等大都市,长江和运河沿岸以及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获得很大发展,甚至有“扬一益二”的说法。草市"逐渐兴起。商品种类日益丰富,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等成为长途贩运及销售的大宗。

唐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唐朝对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在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这些骆驼俑就像是那段商贸往来频繁、东西方交流密切的生动写照呀,驼背上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文化交融的希望与纽带,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当时对外交流的开放胸怀和宏大格局。

看那精美的唐三彩,色彩斑斓却又不失古朴典雅,它们有的是栩栩如生的人物俑,神态各异,仿佛正演绎着隋唐市井生活的热闹场景;有的则是造型别致的马俑、骆驼俑。

图片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他推广灌溉技术,创制文字,颁行法令,设置官制等,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措施。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请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图片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那一件件精致的金银器,纹饰华丽、工艺繁复,无不彰显着当时高超的制作水平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这些金银器上,我们可以想象到隋唐宫廷宴饮的奢华场面,以及民间富足的生活状态,这正是那个时代繁荣昌盛的有力见证呢。

这些融合了中亚风格造型的唐代饰品,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在这里相互借鉴、融合的奇妙景象,这和课本里所讲的大唐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完美呼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包容与多元。

这些来自“贞观鉴”的文物,和我们课本中所描述的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完美契合,它们不再是简单的陈列品,而是鲜活的历史画卷,让我们能穿越千年,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隋唐历史的辉煌,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中,更在闵行博物馆的“贞观鉴”展览中“活”了起来。快来闵博,亲眼见证、亲身感受那个伟大的时代吧!让我们一起,从课本走进博物馆,从历史走向未来!

图片

参观须知

Notice to visitors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9:30—16:30(16:00停止入场)

展览地址:闵行区新镇路1538号闵行博物馆

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
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闵行文化公园西南角

联系电话:021-64880567

停车信息:博物馆停车场受周边工程施工部分道路封闭影响,为了保障观众的参观安全,暂时停止对外开放。博物馆周边有闵行文化公园配套停车场(新镇路停车场、吴中路二号门、漕宝路三号门)、七宝宝龙城停车场(新镇路1399号附近)。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