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闵行公园里的柳树抽新芽了,快走进这一片青翠
今日闵行04-05 12:23:31

风一吹,柳就醒了,千缕万缕的绿意垂落水岸,像被阳光梳透的碧烟,又像春天踮起脚尖,在风中写下的涟漪诗句。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杨克元老师的图文,一起云游闵行的公园,看看摇曳的柳条如何编织一场青翠的梦。

在新柳编织的春天里出发

文/杨克元

在莘庄、七宝和梅陇,围绕上海外环线的绿带公园内,新柳在春姑娘的指引下,迈着轻盈的步伐已经翩然而至。水岸池田,湖畔河边,忽然间成为春天最早垂青的舞台。那一棵棵新柳,就如同春天舞台上天生的主角,以其独特风姿,跳起新春的舞蹈,奏响新春的乐章。一枝枝柳条,扭动婀娜多姿的身段;一朵朵柳叶,排列下行上行的音符。这支由新柳组成的队伍,以音舞之姿象征蓬勃生机,从新春向着前路出发。

望着新柳织就的绿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一下子在我的耳边响起。千年时光流转,柳叶依然在春风里书写着同样的诗意。这一回,它们蘸着2025年的春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重新描绘着永恒的春日命题。

细长的柳枝,从天际垂下绿色丝绦;微黄的柳芽,让波浪染上万千色彩。一个个嫩绿的芽苞,早已冲破冬日的禁锢,探出头来,大口呼吸春日那暖煦且满含希望的气息。当年,贺知章是不是也是看到了如此美景,而挥笔描绘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盛景。

微风轻拂,新柳的枝条相互交织、相互缠绕,继而轻轻触碰,发出沙沙的声响。

图片

薄雾缭绕,新柳的绒毛如沐甘霖、如披霓裳,然后缓缓凝聚,滚下圆圆的水珠。

伸手触摸那叶片,软滑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带着春天独有的温润和亲昵,让人回忆起童年寻春的快乐。老师说:“柳树的新芽,就是春天。”课后,我们走进田野,走近池塘,走在阡陌,走过路边,在一棵斑驳大树下,在一枝光滑的枝条间,我们兴奋地喊叫起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图片

新芽初绽的鹅黄嫩绿,像被春风点染出琥珀珠帘。

柳枝孕育的娇娃幼崽,如被春光激发了蓬勃生机。

新柳,向人们细细倾诉着生命的朗朗勃发与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杜牧“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的意境,历经千年,依然散发着独有的柔美气息。它是一幅丹青,绿意中五彩缤纷;它是一抹朝霞,升腾时冉冉直上。这是新春出发途中最美的风景,引领着万物在春光里奔赴新的前程。

图片

那年,我们把柳条编成迷彩形的军帽,在游戏中冲冲杀杀。盈盈绿叶下,眼中满是希望;根根枝条下,身上充满力量。只盼自己快快长大,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把柳条的叶子捋成一团,集中在长长的柳梢。在一个人字形的柳条上,验证力学平衡的原理。只希望自己在游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长大为伟大祖国作贡献。

春鸭的“嘎嘎”声把我从遥远的记忆中拉了回来。柳叶正拂在我的脸上,丝丝晨露浸润了头发。我久久凝望湖岸的新柳,心中不禁涌起对春天出发的联想。新柳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漫长寒冬过后毅然苏醒。杨巨源所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就是这新春清新景致最生动、最鲜活的注脚。

图片

我喜欢外环线串起的莘庄的黎安公园、莘庄梅园,七宝的体育公园、文化公园,梅陇的听翠园、得翠园,在那里看春天的新柳。那种感官的愉悦和精神的振奋,激励我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次次地出发。

眼前的蓬勃,给每一个注入了一股源源不断的奋进之力,激励自己要像新柳一样奋力生长。九年来,我如同新柳扎根泥土般坚守在网宣工作岗位上,不断挖掘新的题材,努力酝酿新的创意。在网络的广阔天地里,我看到了无数像新柳一样充满活力的新生事物等待着发现和传播。每一个热点的捕捉,每一篇博文的突破,都如同新柳抽出的新芽,满是希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着对网宣工作的热忱,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像新柳迎接春风那般,积极拥抱变化,勇敢接受暑寒,将这份意义非凡的工作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为传递正能量、唱响好声音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网宣工作中续写属于我们的春天故事。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