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要想夏季不被蚊虫咬,春季灭蚊要做好
上海徐汇04-03 16:59:18

春季万物复苏,蚊子也逐渐从“冬眠”状态苏醒过来。为了不让夏日蚊子数量“爆表”,我们该提前做些什么?

掌握这三个“冷知识”,让蚊子无处可躲!

医学顾问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曜副主任技师

冷知识一

你以为蚊子是春天才冒头?它们早就在你家“开过冬派对”!

冬天气温寒冷,并没有将蚊虫“团灭”,“狡猾”的蚊子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淡色库蚊,也称“家蚊”,以成蚊越冬

它们躲藏在避风、阴暗、潮湿、温暖的场所(如地下车库、楼梯下背面、空置房屋、厕所、假山、室内潮湿背阴面等)。等到日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库蚊从“冬眠”状态复苏,飞出来找血喝,顺便找个水坑产卵。

白纹伊蚊,也称“花脚蚊子”,以卵粒越冬

雌性的白纹伊蚊,将卵产在各种小型积水容器,如缸、罐、桶、杯、碗、托盘、花盆、瓶和废旧轮胎中,即使容器中没有积水,卵粒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等到春季温度回升,容器重新蓄水,这些卵就会“复活”,最终羽化为成蚊。

冷知识二四月是爱国卫生月,更是防蚊灭蚊的关键时期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蚊子,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它们又开始新一轮的“繁衍大业”。春季气温较夏季低,蚊虫发育周期更长,密度也较低,这时候灭蚊事半功倍!

因为蚊子吸血后,必须找水体产卵,所以春天清除积水和孳生地,能有效阻断它们的繁殖链,把蚊子扼杀在“摇篮”里。蚊子的“大半生”(卵、幼虫、蛹)都在水里度过,所以清除积水是降低蚊子数量的关键。

今年第37个爱国卫生月期间,将组织爱国卫生志愿者在环境整治期间填平洼地、疏通沟渠,清除散在的易积水的垃圾并清理积水容器。同时,组织全市3000余专业防制人员,从3月31日起,对全市130万余个雨水井、地下车库的集水井或其他无法清除的积水,启动定期投放灭蚊幼剂控制蚊虫孳生,针对部分成蚊密度偏高的区域,开展化学控制,确保夏天蚊子数量不会“爆表”。

冷知识三春季做好居家防蚊灭蚊工作,大大降低夏季被蚊虫叮咬风险

“小环境,大健康”,居家环境我们关注以下小细节,就能确保夏季家里“默默无蚊”。

一是减少居家环境中暴露在外的积水

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储水容器记得加盖,别让蚊子有机会“开泳池派对”。

二是重点关注水培植物

水培植物和鲜花每5~7天换水1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别让蚊子在这里“安家”。

三是提前做好防蚊入户的工作

检查是否安装纱门、纱窗,有破损要及时修补,别让蚊子“破门而入”。

如此这般,夏天你就能安心享受“无蚊生活”啦!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