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闵行:水资源变“水资产”:“省了50%,快了1个月!”
上海水务海洋04-03 10:15:38

在虹莘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管廊)新建工程项目工地上,焊花与河水一同翻涌。“我们工程用水量大,需要就近开展取水作业,要注意用水是否超标。”施工方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赵志军介绍。

30公里外的黄浦江边,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闵行燃机项目内,节水已获得成效,这些“省下来”的水,如今正通过上海水权交易平台,注入到虹莘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管廊)新建工程项目工地上。

这场交易的“红娘”是闵行区水务局,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呢?

“真的省了很多!”省了50%,快了1个月

“像这样的临河建设项目会有临时取水需求,比如项目工艺、场地冲洗、车辆冲洗等,若按照以往的思路,企业会选择使用自来水。”闵行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赵佳宬介绍,“但如果转变思路,通过取水权交易的方式,依法合规使用成本低廉、取用便捷的地表水大量替代自来水,不仅可以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申办取水许可证,流程更为简便,可以更好地助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所谓“取水权交易”,是指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地表水取水许可证指标中通过节水措施形成的富余部分指标,向符合受让条件的取用水企业转让,主要满足临时、短期、离散的取用水需求,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

取水口

当了解到虹莘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管廊)新建工程项目的用水需求后,闵行区水务局主动跨前服务,指导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取水权交易”的途径获得取水指标,并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我们配合市环交所,试点探索取水权挂牌交易方式,指导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将节水产生的富余指标进行挂牌转让,该项目即可直接摘牌交易预估的需求水量。”

取水计量设施

“真的为我们省了很多,还能促进企业规范用水。”赵志军算了一笔账,通过取水权交易,不仅为企业在用水方面省了约50%的成本,而且办理手续速度还快了约1个月。

跨年预售主动跨前细致服务

企业如何办理取水权交易呢?闵行区水务局节水中心负责人拿出一份《上海市取水权交易操作手册》宣传折页,介绍说:“当企业有取水意向时,我们会结合项目实际,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份交易详情,比如指导企业结合行业用水定额、同类项目用水情况等确定计划取水总量和取水周期,并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购买企业节约富余指标,获得取水权交易凭证。同时,指导企业规范建设取水设施、计量设施,进行试运行,并开展现场核验。当核验通过后,对项目进行备案,落实后续的取水监管工作。”

细致的服务体现在各个方面,淀东水利枢纽船闸重建工程位于淀浦河闵行段,是上海市水务重大工程,而“用水大户”旗忠高尔夫球场通过节水改造,富余了不少取水指标,双方需求匹配,去年在闵行区水务局的牵线搭桥下完成了取水权交易。考虑到该在建工程后续还有用水需要,闵行区水务局还引导交易双方通过跨年预售的方式,帮助施工企业提前获得了今年初的用水指标。

据悉,这笔交易成为《上海市用水权交易管理指南(试行)》施行后首批完成交易的五个项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实现跨年度交易的项目,不仅是闵行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充分体现,也为全市推行用水权改革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用水权交易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高效率方向转移,实现价值变现,盘活“水指标”,激发“水活力”,同时,提升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取水用于场地冲洗

“我们现在已促成6笔取水权交易,目前还有2笔正在接洽中。”赵佳宬介绍,截至目前,除了虹莘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管廊)新建工程、淀东水利枢纽船闸重建工程外,闵行区水务局还相继指导帮助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嘉闵线工程18标、北竹港泵闸新建工程、外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工程土建施工8标、上海示范区线工程16标等多个建设项目推进开展取水权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项目成本、加快工程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今日闵行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