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62亿元营收背后:卫龙打破“辣条卖不动”传言,魔芋爽成新黑马
时代周报04-01 16:45:00

解锁“N种辣味”,辣条业务稳增。

“辣条第一股”卫龙正在重塑市场对它的认知。

3月27日晚间,卫龙美味(09985.HK)披露2024年财报,公司总收入为62.67亿元,同比增长28.6%;年内利润为10.68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为30.16亿元,同比增长29.9%。

图源:企业公告
图源:企业公告

具体来看,卫龙大/小面筋、麻辣棒、亲嘴烧等经典辣条持续不减,带动调味面制品实现收入26.67亿元,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同时,魔芋爽等蔬菜制品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蔬菜制品实现收入33.71亿元,同比增长59.08%。

当下,消费需求向健康化、多元化加速转变,渠道格局也在经历深刻变革,休闲零食企业在转型的浪潮中寻找新机遇。

凭借产品结构的优化,卫龙开辟出了新的增长路径,2024年,其蔬菜制品收入与调味面制品齐头并进,意味着公司的多元化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渠道建设上,卫龙同样动作频频。除了传统商渠道超外,卫龙也不断开拓量贩零食、会员店、内容电商等多个新兴渠道,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量。

解锁“N种辣味”,辣条业务稳增

自2001年开创第一根辣条起,卫龙在休闲零食行业深耕二十余年。截至目前,其已经形成了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构成的多矩阵产品阵容。2024年,以上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

其中,辣条作为卫龙的起家品类,依旧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达26.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5.49亿元稳步攀升。

过去十多年,卫龙推动了辣条从“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到卫生安全食品的转身。而在近年市场围绕“细分辣味”争论不休时,卫龙以行业领导者之姿又喊出“不只是一种辣”的口号,在产品研发上推陈出新。

图源:卫龙美味
图源:卫龙美味

除了在大/小面筋等产品基础上推出麻辣辣条子品牌“麻辣麻辣”,以及新口味吮指烤肉味辣条等新品外,2024年,卫龙还大胆开拓味觉版图,推出榴莲、折耳根等限定口味产品。其中榴莲口味辣条中添加100%“猫山王”榴莲粉,满足多样化口味需求,在胖东来等渠道受消费者欢迎。

迈入2025年,卫龙还借梗热度极高的“疯狂星期四”,与肯德基展开跨界合作,推出促销日限定的辣条风味大鸡肉条,把卫龙辣条的独特风味融入肯德基大鸡肉条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和口味创新的基础上,卫龙也持续丰富价格带,推出1元、2.5元、5元等定量装产品,提供更多选择。

近年来,健康消费理念盛行,消费者对休闲零食产品的健康属性愈发关注。受此影响,休闲零食行业进入主动调整期。

2022年10月,由卫龙推动制定的调味面制品首个行业标准正式落地实施,引导辣条行业朝着“减盐减油”的健康方向迈进。同时,卫龙的辣条产品采用非油炸式自研挤压熟制工艺,这些也是卫龙得以稳固辣条品类基本盘的重要底气。

“人类猫条”出圈,卫龙多点开花

卫龙的蔬菜制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第二极。2024年,卫龙的魔芋爽、素毛肚、风味海带等蔬菜制品狂揽近34亿元。

自2014年卫龙率先推出魔芋爽后,魔芋爽等蔬菜制品凭借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健康特性,吸引多个年龄段受众,也吸引多个零食品牌纷纷跟进。

不过,尼尔森数据显示,卫龙的魔芋爽已经连续数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2024年,卫龙又打造“人类猫条”的概念,让魔芋爽在宠物人群中火了一把。品牌将宠物猫条与魔芋爽相结合,通过打造“限定包装+周边组合”成功撬动年轻群体。

2021年-2024年,卫龙调味面制品占总收入的比重由60.8%降至42.6%,蔬菜制品的占比则由34.7%增长至53.8%,首次超过调味面制品。这也意味着卫龙逐渐摆脱对辣条单一品类的过度依赖,构建起更为多元的收入结构。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近年来,卫龙持续布局非辣条品类,推动产品结构调整,这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为其创造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在他看来,卫龙的系列布局已初见成效。

同时,卫龙的产能持续扩大,也为品类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底,卫龙在河南拥有5家工厂,实际产量由2023年的18.80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26.27亿吨,产能利用率也从55.3%提升至77.7%。

其中,2024年,卫龙增加魔芋产品的新产线。公司蔬菜制品的实际产能由2023年的6.93亿吨增加至2024年的13.00吨,产能利用率也得到提升,由72.0%提升至96.3%。

图源:卫龙美味
图源:卫龙美味

全渠道协同发力,深度触达年轻群体

当下,休闲零食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传统渠道被分流、渠道多元化也对企业的渠道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告期内,卫龙加速全渠道布局,线上、线下渠道均保持增长。

2024年,卫龙线下渠道收入55.62亿元,同比增长约27.54%。在巩固连锁商超、便利店等传统渠道的同时,卫龙积极进军零食量贩店、仓储会员店等新兴线下渠道,并为其推出定制产品,提升了品牌的市场覆盖率。

与此同时,通过达人合作、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布局抖快、小红书的内容电商平台,2024年卫龙线上渠道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38.24%,卫龙线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持续增长。

根据灰豚数据,在过去90天内,卫龙官方旗舰店抖音账号共直播94场,场均直播时长约为13小时,场均观看人次达4.6万。

在区域布局上,国内市场依旧是卫龙的主阵地,占总收入比重超98%。2024年,公司国内收入从47.74亿元增长至61.87亿元。不过,卫龙于2023年成立海外事业发展中心,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走向国际的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国货品牌,卫龙也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品牌内涵和文化等层面的建设中,这也使得其在年轻群体中成功破圈。

一方面,卫龙通过跨界联名、特色口味触达更多人群。卫龙与手游《蛋仔派对》手游合作推出联名亲嘴烧产品,并推出辣椒炒肉和麻辣小龙虾等限定口味魔芋爽,“榴莲辣条”主题快闪店等活动带动限定款榴莲辣条上市首周销量突破100万包。

另一方面,卫龙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其在长沙举办首届“辣条节”,还推出辣条造型的“显眼包”双肩包等,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使品牌形象更加多元化、年轻化。

2024年,卫龙计划通过高比例派息向股东和市场传递信心。卫龙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1元(含税,下同),连同中期股息在内,全年派息合计约为6.35亿元,约占2024年度净利润的59%。同时,公司还建议派发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18元,合计约为4.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股创始人回归潮正在掀起,京东刘强东、苏宁张近东、都市丽人郑耀南等均回到台前。而在休闲零食行业,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等也陆续回归。自今年4月30日起,卫龙企业创始人也将出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朱丹蓬表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由创始人亲自操盘,能够让决策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创始人对企业的发展历程、文化理念、核心优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时,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快速做出精准的决策,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这一人事变动,或也有望推动卫龙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迎来新的突破。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