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已过,曼德勒一处倒塌酒店尚埋着多名中国务工者
封面新闻04-01 17:34:36

Win Star酒店其中一栋楼坍塌的过程(受访者供图)

“这都是命。身在异乡,看着那一堆废墟,我们还能做什么?啥都别想了,你们按时吃药、打针,把伤养好。”中原饭馆老板娘阿云,收留了四五个死里逃生的幸存者。

她逐个剥开水煮蛋,放进每个人的稀饭碗里,催促着他们快吃。

何强重复了一句“都是命”,抠着手指看了一眼对面的小舅子邓辉。邓辉望着天花板,一言不发。

除了等待的焦虑和伤感,两人还犯愁的是,由谁来把消息告诉何健的妻子——他们的嫂嫂和姐姐,“她是个急性子,肯定承受不住。”

何强和何健是江西人,何健1985年出生,家里一对儿女在上中学。两三年前,三人原本在国内从事翡翠、珠宝行业。后来,何强提议一起到缅甸曼德勒打拼。

这里有亚洲著名的翡翠生产、销售中心,每天有数百名主播同时在线,连带着数千名上下游保障人员。何健三人做的是原材料收购工作,“这里比国内挣得多,能攒的钱也多一些。 ”

Win Star酒店,距离直播基地只有10分钟路程,也因此成为这些“淘金者”集中选择租住的宿舍。这里原本是三栋并排的6层楼,上边分别加盖了两层。何健三人住在最右侧、后来倒塌的那栋楼的6层。那一层有5间房屋,他们选择了一套5人间。

3月28日,是当地的节日,直播基地没有上班。来这里“淘金”的人们窝在宿舍里吹空调、刷手机,给家人打视频。

当地时间12时20分,第一波强震来袭,何强从床上跌落在地板上,房间里物品都滑到了一侧的墙角。

“哥哥对我们喊了声‘快去卫生间躲着’。我和邓辉进了卫生间,拽着卫生间门保持身体平衡,哥哥推开房门出去查看,一下就不见了。”何强说,地震停止了一两分钟,他往大门外看,发现自己所在的楼栋裂开了一米多,哥哥何健“直接从裂缝掉了下去”。

邓辉在哭,何强当时比较冷静,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去,他喊邓辉赶快给家人留遗言。

何强分别给妻子、舅舅打了视频电话,告诉他们遭遇了地震,楼梯垮塌,电梯不能用,他们下不了楼,“争取活着回去”。

Win Star酒店坍塌之后(摄影:封面新闻记者石伟)

第二波强震随即而来。

水泥柱子支撑的一楼首先坍塌,楼栋彻底失去平衡,整体往外横向倒下。何强双手扯着卫生间大门,悬在废墟上边,之后松手摔下,手脚被尖物刺伤。邓辉被废墟掩埋,何强和周边当地居民冲进废墟,将他扒了出来。

邓辉腰背、四肢均有多处受伤,双脚血流不止,居民们拿出毛巾帮他按住伤口,毛巾很快被血液浸透。

“唉,我哥如果待在房间不出去,也许跟我们一样都能活下来。”何强言语中夹杂着遗憾,又一边解释、猜测,说哥哥推门出去是出于本能,想替弟弟们找找生路。

救援队在Win Star酒店废墟再次搜救(摄影:封面新闻记者石伟)

Win Star酒店的隔离线外边,聚集着一大群人。这些人大部分每天都会来这里等待。

缅甸华人阿丽说,她的同事赵倩还压在废墟里,老板派她在这里守着,“不管结局如何,我们期待奇迹。如果找到了,我要代表公司签字。”

阿丽对赵倩不太熟悉,只知道她从中国东北独自过来,爱笑,有着东北人的豪爽。

来自吉林的马东,看到何强带着救援队进来,也凑了上去,跟何强一道请对方“再搜一遍”。春节之后,马东带着6个朋友来曼德勒打拼,是他们的主心骨。

地震时,马东恰好返回中国,没跟朋友们一起共同面对。这让他觉得愧疚。

马东说,他们7人的友情超过5年,一起辗转在中国义乌、瑞丽工作过,其中5人在地震中受了轻伤,被他安置到仰光后准备回国。“只有一个女孩子没跑出来。地震第二天,我赶回曼德勒,每天都要来守着。她就在楼顶倒塌的位置,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然我没办法给自己交代。”

来自甘肃的张波,向搜救队提供了酒店倒塌前后的照片、视频。

事发前一天的下午,张波拍摄了酒店夕阳西下的样子,在朋友圈感叹生活的美好。地震时,张波住在中间一栋楼,他和十多个同行从楼里跑出来。回头看时,右侧那栋楼已经歪斜。

“两栋楼之间是走廊连接,那栋楼里人员日常可以从电梯上下,也可以从我们楼里的楼梯间逃生。楼栋歪出去之后,电梯坏了,他们也没有楼梯间可以走。我看见5楼、6楼还有人招手呼救。之后,第二次地震,两栋楼的一楼垮塌、下沉,那栋歪着的楼直接就倒了。”张波的视频里,大楼倒塌瞬间灰尘冲天,人们在尖叫。

张波和人们曾经冲进废墟,救出5人。邓辉和同伴李明是其中两人。

搜救队员要求全场安静之后,再次进入还未倒塌的两栋楼进行搜索,之后使用生命探测仪对废墟进行扫描。

搜救队告诉何强和马东,现场未发现生命迹象。

马东深吸了一口气,蹲了下来。何强沉默了一会儿,对救援队表示感谢后,带着邓辉去了中原饭店。

坐在摩托车上,何强说,上午搜救队曾发现生命迹象,他赶快通知中原饭店老板娘阿云帮忙煮点稀饭,准备等人救出来后,喂一口。

“稀饭没煮好,搜救队说生命迹象消失了。”

曼德勒市区一处小学楼体塌陷(摄影:封面新闻记者石伟)

阿云接手中原饭店还不到两个月,她收留了四五个死里逃生的幸存者,为他们提供三餐,督促他们打针、吃药。

地震的时候,阿云不知发生了什么。出门查看,发现不远处有人被砸倒,躺在路边不动。直到当地人喊叫“地震了,待在外边”,她才知道不远处的酒店倒塌了。

很快,社交媒体上的华人群、老乡群里,很多人委托她帮忙寻。她找到了何强他们,将他们带回了饭店。

志愿者阿珍开着自己的车,与当地的缅甸居民、华人、中国务工者一起成立了志愿服务小组,24小时收集信息,筹集食物、饮水,往安置点、救援点输送,并提供翻译服务。

这样的志愿小组还有多个,包括云南师范大学师生就自发组织了50多人的志愿翻译成员团队,在中国国内远程协助。

四川眉山人阿龙、成都人阿亮在曼德勒分别经营着中餐馆、火锅店,接待了不同批次的中国救援队。他们说,只要是受灾的人,都可以来免费吃饭、喝水。

在缅甸的中国商会,成为中国救援队入境救援的后勤“桥头堡”。山东商会、湖南商会、云南商会专门设置了大本营,专人保障后勤,配送了司机和车辆,不断从仰光往曼德勒运输队员,全天陪同救援队辗转到不同的搜救点。据记者了解,震后,从仰光到曼德勒单程已需要12个小时以上。

远来的救援队被人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十几个批次的救援小队从仰光入境,在各方帮助下赶往曼德勒。湖南岳麓蓝天救援队首批6人于地震次日进入曼德勒,成功救出1人。中国公羊救援队持续奋战72小时,救出至少4人。

大面积坍塌的Win Star酒店、天空公寓,被多支救援队反复搜救。仅3月31日,Win Star酒店就先后有3支救援队搜救过。

志愿者阿珍介绍,搜救队多是根据各自接收到的信息前往坍塌点,“现场暂时还没有当地官方统一介绍情况,只能根据幸存者、家属以及志愿者介绍的情况进行搜救。”

记者在曼德勒新城区查看了5公里范围内的房屋受损情况,倒塌房屋约有11栋,区域内大部分建筑外观完好。这些倒塌的房屋,普遍是一楼坍塌,楼体自上而下沉了下去。在老城区、郊区,则有大批房屋整体坍塌,数量暂无统计数据。

这种垮塌局面,导致救援困难。岳麓蓝天救援队第二批次9人,在3月31日早上5点到达曼德勒,简单吃饭之后就投入了搜救,当天的救援没有出现喜悦的信息。

“常规环境下,我们说有72小时黄金救援期。但这里将近40℃高温,干热,黄金救援期缩短。这种坍塌方式,只能冒险从楼栋底部掏洞救人,进展很慢。”3月31日晚,结束当天搜救的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受条件影响,救援人员目前只能进行针对性救援,当地缺少大型机械,未来“奇迹”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名字除阿珍之外均为化名)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