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系统性规范!公共摄像头安装和使用管理条例将“落地” 来看热点解析→
央视网03-31 13:12:39

|

央视网消息: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将正式施行,哪些公共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拍下的视频信息如何防止被滥用或泄露?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如何保护?新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都将有明确规定。 

近年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推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重复建设、非法乱建摄像头以及视频图像信息被随意收集、泄露、滥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隐患。

那么到底谁能建、谁来管、怎么管,《条例》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限定安装目的,杜绝不必要的图像采集设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刘为军称:“一个是要求政府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组织有关部门和经营管理单位按照相关标准建设系统。二是将建设主体限定为政府有关部门、经营管理单位、负有安全防范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禁止其他无关单位、个人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第三是明确了在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机关等涉密单位周边建设系统,需要征得相关单位的同意。”

这既避免了该装没装导致公共安全保障不足的问题,也避免了肆意乱建侵害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

新规实施后,各类场所的摄像头安装将更加规范。条例要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单位合理确定图像采集设备的安装位置、角度和采集范围,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那么公民如何监督身边的违规监控设备?发现后该如何举报呢?

刘为军称:“我们一般会看到街面上有一些提醒,你已经进入视频监控区,有各种各样的标识,对于没有进行显著标识的这种摄像头,它就有违规和违法的嫌疑,群众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特定私密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特别划定了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禁止安装的区域” ,那么哪些公共区域禁止安装?偷拍乱象又该如何整治?针对这些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条例》进行了明确。

《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以下特定私密区域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包括: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或者单位为内部人员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房间内部;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的内部;以及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

刘为军称:“实际上以前我们对偷拍行为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但是我们缺一个什么?缺一个源头治理。偷拍需要先安装设备,安装设备之后,要完成了偷拍行为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或者是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就安装这个设备本身的行为,我们现在要进行源头治理,就要防止,在你使用之前我就已经发现了,我就要处罚你。”

除了对安装偷拍设备的人员进行处罚以外,酒店、宾馆是否要对客房内存在偷拍摄像头负责呢?条例新增规定,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发现在所列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处理。

刘为军称:“如果因为他们没有履行义务,导致宾馆的客房、餐馆的包间被他人非法安装了图像采集设备,那么宾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个人隐私保护升级 公共视频不得随意调取

公共摄像头拍下的视频信息如何防止被滥用或泄露?条例对公共安全视频系统使用管理进行了严格规定,明确了公共安全视频的调取、查看及传播规范,强化对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

为防止视频信息被滥用及侵犯个人隐私,《条例》明确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使用规范。视频图像信息仅限用于维护公共安全、执法办案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法定目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届满后,对已实现处理目的的应当删除。《条例》对国家机关、个人查阅调取视频图像信息的权限、程序也提出了严格要求。

刘为军称:“国家机关出于履职需要,调取视频图像信息的,应当严格遵守审批程序,而且所调取的视频图像信息也不能用于履职之外的其他目的。公民因为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比如说有儿童失踪、老人失踪或者丢了重要的物品,他需要查阅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那么应当要征得经营管理单位的同意,而且所获悉的个人信息也不能够对外来去提供和非法传播。对于依法公开传播的视频图像信息,对其中的比如说人脸、车牌号等个人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证书、营业证书等等这样的一些信息都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从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安装目的、安装位置到信息的采集、存储、查阅和使用,条例在每个环节都设立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对个人隐私和信息权益保护的完整链条。

个人装摄像头要确保拍摄内容不超合理限度

出于安全考虑,有不少家庭会在自己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智能可视门锁等设备。《条例》对此类情况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明确规定。 

条例明确: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

个人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在安装前最好征得邻居的同意或对邻居进行善意提醒,以免造成误解或纠纷。安装时,应精心选择安装位置和调整角度,确保拍摄范围仅限于自家门口必要区域,避免涉及邻居住宅内部、窗户、仅供邻居通行的通道等私人空间,以免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此外,建议选择非自动追踪类的摄像头或关闭追踪功能等。对摄像头拍摄存储的视频图像信息,安装者必须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不得对外提供和传播。

刘为军称:“限定采集的范围,尽可能避免去打扰到对方的安宁,比如说给你装一个挡板,挡住视角,你就只能拍到我自己家门口这一点地方;比如说邻居住你对面,邻居你拍不到他的脸,他来客人,你只能拍到下半身,拍不到脸。我们对拍摄角度做了一个最大的限定,既保障你安防的需要,又尊重了对方的个人信息权益。”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