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上海交大举行研究生毕业典礼 丁奎岭校长:人生不设限 突破向未来
东方网03-29 13:23:22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勇于突破认知极限、超越思维局限、拓展人生界限

云帆高张,星海启程。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为优秀毕业生颁奖,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深情寄语。校领导、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各院系及部处负责同志、毕业生亲友代表以及全国30余所重点高中的校领导代表等参加典礼,共同送别2025届研究生毕业生。3400余名学子获得学位,完成交大“最后一课”,心怀思源之情,破浪时代潮头。

校长丁奎岭院士精彩讲演:人生不设限,突破向未来。

丁奎岭校长以《人生不设限 突破向未来》为主题,向毕业生们送出他与杨振斌书记的共同寄语。他表示,当今中国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身处风云际会的时代,希望大家始终葆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勇于突破认知极限、超越思维局限、拓展人生界限,去创造无限可能、迎来无限精彩。

“希望你们在变革的时代把握好人生前行的方向,既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个人理想抱负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实践中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也要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保持乐观积极、包容豁达的心态,勇于做困难而真正有价值的事,不过分在意一时之快慢、一事之成败,坚持在运动中保持健康、在阅读中丰盈内心、在交流中拓宽视野,以美好自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丁奎岭校长深情寄语,鼓励同学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主动投身强国兴邦、济世安民的伟大事业,书写出无限精彩的人生华章。

2011届学长朱明华勉励交大学子:瀚海扬帆逐浪阔,饮水思源立志坚

2011 届博士校友、江南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明华学长回到母校,以“思源铸魂、变革破局、顶天立地”三个关键词分享个人成长与行业实践。他呼吁毕业生:以“思源”锚定人生航向,传承黄旭华、徐青等校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使命的精神,在民族复兴中担当重任;以“变革”突破时代困局,直面AI、碳中和等全球挑战,跨界创新抢占技术高地,正如江南造船突破B型舱技术垄断,定义行业新规则,在“不设限”中实现新突破;以“顶天立地”锻造中国脊梁,既瞄准科技前沿定义需求,又扎根一线破解难题,用实践诠释“格局与务实并重”。最后,他勉励学子以思源校准方向、以变革锻造利器、以实干浇筑高度,在人类文明坐标系中刻下交大人的中国印记。

走出交大,勇担使命: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赵昕宣读《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国家重点单位、基层单位、部队就业毕业生表彰名单》。近年来,学校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突出思想价值引领,精准优化就业布局,不断完善“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条育人体系,赋能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毕业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单位就业率逐年上升,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增长显著,选调生就业质量持续优化,博士生高水平学术就业引导效果显现,高水平学术就业比例不断提升,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结构持续向国家战略核心领域集聚,越来越多的交大学子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15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揭晓,回应时代呼唤,逐浪前沿新潮。

电卡聚合物热物性优化与薄膜电卡制冷器件研究、面向云原生 RDMA 网络可扩展运维关键技术、供应链全球化下的制造服务化转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凝聚着交大师生向上突破、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为了激励博士研究生专注于科学研究,表彰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悉心指导,学校开展了第九届校优博论文评选工作。今年毕业典礼上,《Schwarz P双连续结构多孔电极材料的构筑及其钠基电化学存储研究》等15篇交大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集中亮相,杨振斌书记、丁奎岭校长,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颁奖。

毕业生讲述“三次选择”的故事:以青春为锚,向深蓝起航

“是饮水思源的同行者,更是舰船报国的后浪!”在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林钰佳以“三次选择”为脉络,讲述了一名渤海边的少女蜕变为深蓝事业追光者的心路历程——从渤海湾的浪花里萌生对海洋的敬畏,到在黄旭华院士的感召下锚定船舶报国的理想;从高考时懵懂选择船舶专业,到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叩开交大校门,在偶像题写的院名石前开启科研攻坚;从实验室里披星戴月的实验、水池旁捕捉数据的执着,到长江畔黄老工作之地,最终将人生锚点抛向祖国深海,续写舰船报国的篇章。她的故事印证着“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誓言:当个人理想与家国使命同频,青春便不再只是个体的跋涉,而是与时代浪潮的共振。后浪奔涌,终成巨澜,林钰佳的誓言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注脚,更是一代交大青年对时代的回答。

213名研究生校友获聘“班级理事”,“深海星辰”赠予母校

为更好联系和服务广大校友,学校校友会自2010年开始开展班级理事的聘任工作。今年,213名满怀热情、肩负责任的研究毕业生获聘班级理事,将成为班级校友之间、校友与院系之间以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毕业典礼上,一份由毕业生设计制作,饱含2025届毕业生对母校深情的礼物《深海星辰》由研究生校友班级理事代表赠予交大。“深海星辰”承载着2025届研究生对母校的深厚情谊,也蕴含着接续传承黄旭华学长爱国奉献情怀、矢志奋斗精神的铮铮誓言。学校则赠予全体博士毕业生博士学位服披肩,赠送优博论文作者、优秀毕业生们荣誉锦章,赠予全体毕业生学位帽流苏和喜饼,祝福各位毕业生鹏程万里、前程似锦。

丁奎岭宣读学位授予决定,为每一位毕业生拨穗、授证

在129年的发展历程中,交大已培养了40余万名毕业生,将人生融入祖国建设发展的长河。今年,3400余名年轻学子从交大毕业,奔赴世界各地继续突破人生界限。丁奎岭宣读授予学位决定。全体毕业生依次走上舞台,校领导及学院院长书记代表为现场每一位毕业生颁授学位证书、拨穗并合影留念。

星海闪耀处,交大精神薪火不熄;浪潮奔涌时,青春使命步履铿锵。今日,3400余名学子接过前辈的炬火,将“饮水思源”的根系深扎祖国山河大地。祝福2025届研究生毕业生们用实践刻写下属于交大人的壮美诗行。

作者:王宁华、江倩倩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