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春日里的小桥流水烟火气 朱家角古镇“圈粉”海内外博主
东方网03-27 16:34:06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3月27日报道:在为期三天的2025年Visa GenVisa Creator Summit创作者峰会活动中,50多位来自Instagram、脸书(Facebook)、TikTok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创作者受邀走进上海,体验便利的多元支付以及丰富的城市文化,探索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蓬勃魅力。

3月26日,这些海内外博主来到青浦朱家角古镇,在课植园里观赏实景昆曲《牡丹亭》,在漕港河上坐摇橹船、观看船拳、赏古建筑,在江南第一茶楼里品香茗、听评弹,领略川剧变脸、青浦稻草编结制作技艺等精彩非遗活动,沉浸式感受江南古镇的独特韵味。

在这里,遇见“最江南”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是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江南明珠”。作为上海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古镇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先后获得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曾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次,2024年还入选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入境游客喜爱的十大名城古镇”。

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朱家角古镇预计接待游客145.62万人次,同比增长6.78%。其中,接待外国游客约29.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77%。

暖风拂面,春和景明。参加此次活动的海外博主们对朱家角古镇交口称赞,有人甚至用“My God”形容古镇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来自韩国的Ler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青浦,她对记者说,“我觉得朱家角古镇非常棒,一定会推荐大家来这里玩。不论是自然环境、建筑物,还是美食,都令我着迷,拍照也很出片。”来自越南的An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笑着告诉记者,“很开心能接触、了解到江南文化,我尤其喜欢古镇课植园内的昆曲演出,虽然听不懂唱什么,但旋律和唱腔很悦耳,手机相机就一直没关过,待我整理好会在ins上分享给全世界。”

“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依水而建的朱家角古镇,北有课植园,亭台楼阁尽显江南园林精巧,为古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有拥有百年历史、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大桥——放生桥,它也称为“沪上第一桥”。更有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中国最早的邮政机构之一的朱家角大清邮局。在古镇九条街中最出名的北大街上,店铺鳞次栉比,每一步都有美食环绕,蒸腾着人间烟火。

焕新古镇颜值 讲好江南故事

朱家角古镇是目前上海唯一冲刺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古镇。多年来,古镇全面推进建设,景观质量大幅提升,景区服务设施也得以全面升级。

在数字赋能景区方面,朱家角古镇景区去年被评为上海市第二批数字景区,旅游舒适度显著提升。记者了解到,景区已建成的大数据指挥中心将人员、物资、车辆数据可视化,并汇集了500多个视频探头、1469个烟感探测器等物联感知监测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实时互通旅游部门的基础数据库和应用终端。通过这些设施,中心能够实现客流预警、火灾自动报警、信息发布等智慧化管理功能。5G、VR实景等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景区官网与官微平台的停车查询、电子导览、营销等服务。

此外,古镇深耕“最江南”文化底蕴,挖掘文化新亮点、探索文化新载体,擦亮“角里过大年”、“咖啡文化节”和“汉风节奇妙夜”三大文旅品牌。同时,古镇还挖掘角里非遗美食民俗技艺,推动“角里味道”非遗品牌落地,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25年是朱家角古镇冲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关键一年。古镇将从景区风貌、文化内核、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服务品质五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景区的旅游品质与辐射影响力;深化古建老宅的活化利用,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文旅空间打造,培育文旅产业新增长点;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对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和业态布局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不断引入多元化业态,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足感。

随着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外籍人员来华开展经贸活动和旅游观光的热情显著增长,上海往往是他们的“中国入境游第一站”。青浦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把青浦打造成为上海古镇旅游的“第一站”,全方位展示江南文化的魅力,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根据远期目标,到2030年,朱家角古镇将打造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胜地,打响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最江南”文化品牌。

(主办方供图)

作者:王泳婷
选稿:马骏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