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满足青年8小时高品质需求,宝山打造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
上海宝山03-24 17:17:41

“以前习惯往西走,现在觉得南边更有感觉,吃喝玩乐选择多,还有讲座和市集。”工作日午后,记者在芈城T3科创街遇到了上海大学学生小黄。经她介绍,那里曾经布满油腻小店,改造后成了在校师生、企业白领和周边居民都爱逛的花园式街区。

图片

这一蜕变源自环上大科创街区建设。上海市科协与宝山区人民政府共建的环上大科创街区,包含上海大学周边约5平方公里的空间,芈城T3科创街就在其中。汇聚人才、服务青年,科创街区与宝山青年发展型城区目标不谋而合,也因此与M3科创走廊、美兰湖科创湖区、一号湾一起被纳入宝山区重点打造的“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

为满足青年8小时工作、8小时居住、8小时社交等高品质需求,这些创新生态单元进行了哪些探索,还将如何“进化”?

图片

芈城T3科创街吴越摄

提供雏鹰练翅的空间

从人工智能在健康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分享会到宝山区创新创业载体培训,开街以来,市科协、区科委主办的活动相继导入芈城T3科创街,提升了街区的“创新浓度”。

近日,由市科协指导的“智链驱动,加速AI生态构建”专场活动举行,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学会、投资机构的大咖云集,负责街区运营的芈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特地叫上了在科创街创业的两位年轻人。去年底,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小郭和毕业于上海大学的小杨共同创办了一家轰趴馆,引入了年轻人感兴趣的VR和AR设备。

“这里活动多,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才也多,他们本身在这里创业,有合适的活动都可以参加。交流中说不定就会迸发出新的火花。”

芈城T3科创街现有8000平方米办公空间,还有面向上大师生和海归人才的免费共享办公位,但依靠载体“做二房东”绝非科创街建设的初衷。“关键是提供创新主体迫切需要的服务,把科创生态做起来。”

芈城T3科创街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合作,共同打造概念验证中心,瞄准上海大学优势领域,为早期成果配置资金、开展技术与商业化验证,开展一系列技术商业化服务,重点吸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和企业入驻。定期举行的“科创门诊”则请来各路专家,为创新主体“把脉问诊”,帮助查看商业计划书的不足之处、找到更优股权分配结构等。

“我们每年还会举行新材料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创业大赛,把来自长三角和全国的创业项目请到这里路演,希望发挥环上大科创街区的政策优势、服务优势留下这些项目,在大场、在宝山就地孵化。”芈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地处淞南镇的“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M3科创走廊,也希望利用毗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坐拥复旦科创中心和同济创园等产学研联动创新载体的优势,吸引更多青年人才。

“开怀拥抱青年创业者,淞南愿意提供雏鹰练翅的空间。”淞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距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只有几分钟步行距离的芳草寓社区内的24小时青年共创空间,已有7家创业主理人入驻。近期,淞南镇正与复旦大学团委洽谈合作,拟在社区旁建设1000平方米的集装箱众创空间,实施租金减免等优惠措施,为高校青年创业创新提供机遇和空间。

图片

芳草寓社区举办的创新市集

供给高性价比居住产品

减少通勤时间,也是提升幸福感的一种方式。据了解,宝山区的4个“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都聚焦青年“安居”需求,因地制宜供给居住产品,让“8小时居住”更舒心。

在M3科创走廊,淞南镇整合芳草寓、友间公寓、逸仙路社区青年驿站等构建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其中,紧邻轨道交通3号线和18号线的芳草寓共有1792套公寓,整体入住率约92%,九成以上的住客都是年轻人,90后、00后比例高。一位在周边的上海移动互联网创新园上班的青年租客表示,从公寓到公司骑车只要几分钟,“早上能多睡一会儿,感觉新的一天都更美好了。”

在美兰湖科创湖区,来自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MAX科技园(上海·美兰湖)及周边产业园区的青年人才也找到了心仪的家。

就职于一家新材料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小余和爱人,现在住在美兰湖畔的公租房。这栋高层公寓位于轨道交通7号线美兰湖站边,直达公司的园区班车站点就在楼下,步行2分钟就可以到开业不久的中集美兰湖金地广场吃饭购物,到美兰湖小镇和美兰西湖公园散步、运动、露营也很方便。

图片

紧邻美兰湖地铁站和商业广场的公租房

交通便利、配套齐全,性价比还高。对小余和许多青年来说,友好的租房价格是他们安心住下的关键。据了解,小余目前居住的近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租金相比市场价要便宜近千元。

近年来,罗店镇着力打造美兰湖科创湖区,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供给。“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的建设,亦是为了撕掉“睡城”标签,吸引并留住青年人才。

在区镇两级政府的努力下,美兰湖科创湖区范围内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的人才公寓及商品房配建的公租房项目,不仅设施齐全、交通便利,还配备了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同时,排摸区域内资源,将罗店镇内的乡村公寓、园区公寓、酒店式公寓串联成阶梯式人才公寓,提供2200套公寓。在宝山区房管局支持下,中集中央公园青年驿站还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应聘免费住”服务。

持续营造“强社交”环境

除了关心“飞得高不高”,“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还关心广大青年“过得好不好”。

“创新创业的间隙,青年人需要可放空、停留的空间,也需要和不同人交流、展示的平台,开放的街区就应该提供更丰富的社交场景、更多元的链接可能。”采访中,芈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多次提到美国剑桥市的肯德尔广场。那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具创新性的1平方英里”,有着高密度的科技协作和街区底商,至今仍在通过城市更新营造“强社交”环境。

以此为鉴,芈城T3科创街的严控商户品质,“各方面符合科创街的要求才会引入,宁缺毋滥。”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将墙壁涂鸦、公共雕塑等艺术元素注入街区,打造网红打卡点。200多米长的花园式景观步道和可容纳近百人的内广场,时而化身科创路演场地,时而作为艺术活动场域和创意市集吸引各类人群。

图片

社区亲子家庭参与科创街科普活动

由机器人制作、根据阿基米德螺线打出来的冰激凌摊位来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一罐一图的个性化定制易拉罐摊位来了,《餐桌上的真相:摄影展里的食材科普》摄影展来了,有着五花八门的手工制品、文创产品的后备箱市集也来了……去年以来,科创街逐渐打响“社交场”名气,企业来此分享前沿的创新成果、居民们分享自创的减压小玩具、周末放松的学子展示自己的潮玩与创意。传统界限被打破,街区、校区、社区有了一个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平台。

关注青年文化休闲娱乐需求,一号湾创新生态单元起步更早。位于西北象限的智慧湾科创园,从2023年5月起开创箱集音乐节,“超燃”的现场氛围不仅吸引了众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更让国风、民乐、二次元等不同文化的热爱者齐聚一堂。一位多次参加音乐节活动的白领表示:“音乐节给了我们一个外出聚会的理由。现场气氛很好,让人觉得很开心,遇上有的朋友不能到场,我们就给他们现场直播,一起嗨。”

图片

箱集音乐节

一场场不售票、不设座的音乐节,让智慧湾园区的人气越来越旺,也为入驻商户增添了信心。据了解,园区2024年度累计吸引人流超50万人次,累计消费金额达上千万元。

眼下,宝山区已出台《关于加快宝山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支持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三方面11项支持措施,推动创新人才、政策、服务等各类资源和要素集聚到生态单元,高质量推进宝山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宝山团区委负责人表示,区内“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正不断彰显鲜明的青春特质、完善年轻化服务功能,下一步将增加宝山滨江这一新的单元。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