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5年静安花朝节姻缘周主题活动甜蜜亮相 激发婚恋经济消费新活力
东方网03-24 07:37:05

佳期良缘缔,满园春意浓。由上海静安大宁功能区管委会、上海大宁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花朝春时,香郁良辰”2025年静安花朝节,翻过了“女神节”的华丽首秀和“运动周”的激情澎湃,转眼来到了“姻缘会”这一浪漫新篇章。

3月23日,一场以“花开见囍,姻为有你”为主题的新国风集体婚礼在静安花朝节主会场——大宁公园隆重举行。在这“仲春不觉已过半,春意正酣花满园”之际,花朝节与静安区民政局携手,以一场锦绣铺陈的春日国风婚恋盛宴,为扎根静安、圆梦静安的新人们送上诚挚的祝福。同时,大宁公园“最浪漫”的宝藏约会WALK路线重磅上线,由姻缘石、石街甜蜜小道组成的四季旖旎花景邀约有爱的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温暖相伴、共度良辰。

春花浪漫,花神祝语,集体婚礼传递唯美中式浪漫

花朝节作为中国传统最浪漫的节日之一,不仅是百花的生日,而且寄托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农历二月仲春也被称为“媒月”与“婚月”。一句千古相传的“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生动地流露出古人在春日里盼望爱人相见、诉说绵绵情意的美好愿望与所思所感。

值此佳节良辰,大宁公园以花事为媒,为有情人们搭建锦绣台,邀请10对新人置身国风古韵、花海绚烂的绝美画卷里,在“十二花神”的祝福献礼中共许白头之约,共赴山盟海誓。下午2点,集体婚礼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新人们以一袭精致的明制婚服,携手步入舞台,举手投足间尽显传统服饰文化独有的风华韵味。新人们通过一组融合传统和创新的“同牢、合卺、结发、盟誓”的婚礼仪式,在“花神”和亲朋好友的欢声祝福下,共同谱写了一曲琴瑟和鸣、天长地久的唯美恋歌。活动通过都市绿洲和古风浪漫的巧妙碰撞,灿烂花海与甜蜜爱情的天作之合,营造出清新有趣的婚礼氛围,满足了年轻群体对个性化、特色化婚姻登记服务的需求,吸引了不少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礼毕后,新人代表分享了他们婚礼观念变化的心路历程,倡议当代年轻人们共同做婚嫁新文化、新风尚的践行者和推动者,重塑个性婚礼和流程仪式,删繁就简不减爱情的隆重,婚事新办办出青春的风采。随后,新人们还携手一同到花田禧市游玩,参观古韵流芳的华服展,参与古法香囊制作等文化体验活动。

参加活动的新人李小姐表示:“这场集体婚礼融合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仪式让我们能够完全轻松地享受其中。我的家人朋友不仅共同见证了仪式,还能在公园的各种活动里玩在一起,大家都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记忆,真的很特别。”

生态为媒,商圈协力

大宁功能区打造婚恋经济消费新场景


此次花朝节“姻缘周”活动不仅打造了一场百花与国风交沁融合的户外婚礼颁证活动典范,也是大宁功能区积极探索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深化商圈联动互惠,共同推动“婚恋经济”“甜蜜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

大宁功能区积极助力静安区民政局打造“静邻有喜”静安区婚姻文化品牌,推动功能区生态核心——大宁公园成为首批静安区户外颁证点之一。为积极响应年轻一代追求浪漫、舒适、个性化的颁证需求,双方计划将来在公园探索举办各类主题颁证活动,通过在颁证仪式中加入特邀颁证师、非遗文化体验等方式,为新人打造集颁证仪式、文化传承、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新型模式,倡导新人在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中,领略自然之和谐、感受婚姻之美满、享受静安之美好。

以本次静安花朝节“姻缘周”活动为契机,大宁公园还将聚焦年轻群体婚恋需求,通过景观叙事重构空间价值,精心打造一系列“风景宜人、意境唯美、诗情画意”浪漫打卡点,并举办国风集体婚礼仪式及相亲交友等活动,积极推动公园从“约会圣地”升级为“爱之殿堂”,使公园生态空间成为可体验、氛围好、有人气的情绪价值“供应商”和婚恋消费新载体。同时,经由与大宁商圈的深度合作,使公园成为情侣约会、见证爱情的流量入口,通过集体婚礼等活动创造核心体验,衔接商圈配套业态实现价值转化,打造“生态引流,活动赋能,消费转化”的一站式“甜蜜消费”新场景。

本次姻缘周期间,静安花朝节联合大宁商圈四大商场推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品牌首饰等丰富的消费优惠活动,共涉及约500家品牌商户,携手支持情侣爱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爱意、享受幸福生活。此外,参与集体婚礼的新人们还收获了合作商户们精心准备的婚宴定制、美妆护理、专享礼包等专属福利。

未来,大宁功能区计划充分利用大宁公园自然生态优势和文旅资源,不定期策划举办形式多样的相亲交友、联谊素拓等活动,让公园成为结识良缘、邂逅爱情的“风水宝地”。同时,积极对接优质社会资源,尝试引入婚纱摄影、户外婚礼、婚恋旅游等服务项目,并联合大宁商圈为情侣新人们推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品类的消费优惠活动,赋能打造“甜蜜消费”新业态,助力静安区婚恋经济蓬勃发展,实现与“文旅商体展”多元经济的有机融合,释放消费新动能。

作者:张力韵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