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岁月留痕,记忆传承!来四团收藏馆,探寻老物件里的流金岁月→
上海奉贤03-23 13:57:22

四团收藏馆

静静地坐落于四新街17号

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收藏着四团镇的岁月与记忆

这里珍藏的每一件老物件

都来自村民家中的角落

带着时光的温度和生活的痕迹

正轻声诉说着过往的烟火与温情

汇聚成一段段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触摸这些旧时光里的温度

聆听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01

手链脚圈

图片

1975年1月,四团供销社的老胡喜得长孙,在孩子满月时,为孩子送上银制的手链脚圈以表祝福,上面刻有吉祥龙纹图,悬挂铃铛配饰,期望孙子一生安康顺遂。

02

樟木箱锁片

图片

旧时姑娘出嫁会备上一只樟木箱,讲究的人家还会请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装饰各色纹样并配上精美锁片、钥匙。这只樟木箱锁片成展翅的蝴蝶形状,并刻有花朵、叶片等纹饰,栩栩如生,极具观赏价值。

03

铜帐钩

图片

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产的一副铜制帐钩,作为嫁女儿的嫁妆。挂钩上金童玉女嬉戏的图案,显示出娘家人对女儿幸福生活的祝愿。

04

老式铜锁、钥匙

图片

这是一把老式铜锁及配套的长柄钥匙。每一道刻痕、每一丝铜绿,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曾守护着家门的安宁,见证过无数次的离别与重逢。如今,它静静地躺在收藏馆中,成为时光的见证者。

05

水烟铜壶

图片

水烟壶是过去一种吸食烟草的器具,以水作为过滤介质,降低烟雾中的部分杂质和热度。壶身上雕刻的每一道纹路、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独特的时代气息。

06

煤油灯

图片

煤油灯,曾是夜晚的守护者,点亮了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如今,煤油灯早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依然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记忆符号,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怀念。

07

铜铃

图片

在过去,铜铃铛常被挂在牲畜身上,方便主人掌握它们的行踪,也会作为风铃悬挂于寺庙等场景,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08

头油抹子

图片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小姑娘们爱漂亮,洗发后用抹子沾上头油擦在头发上,发丝顿时光亮、顺滑。抹子上绣着她们喜欢的图案,一针一线间,无不透露出她们对美的追求与细腻的心思。这些小小的抹子,不仅是梳妆台上的工具,更镌刻着她们青春岁月里的珍贵记忆。

09

老式座钟

图片

这是一台老式座钟,钟体框架为木质,顶部有马的雕塑造型,钟面下方有花卉图案。过去,这类座钟常摆放在家庭客厅等显眼位置,不仅用于计时,也是一种家居装饰。

10

影集

图片

这本影集摄于上世纪60年代,泛黄的页角与黑白的光影交织,仿佛将时光凝固在了那个质朴的年代。相册里的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影集主人打工、结婚、生子的点点滴滴。这些定格的黑白画面,不仅是她个人的生活轨迹,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11

毕业证书

图片

1958年,奉贤县还未并入上海,这张泛黄的毕业证书,见证了村民沈生章从香店桥小学高级部毕业的重要时刻。在当时的教育水平下,能够顺利拿到高小毕业证书已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张证书不仅承载着沈生章年少时的努力与梦想,也折射出那个年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12

绕线板

图片

这是一个带有雕刻花纹的木质绕线板,过去在手工缝纫或纺织的场景中,妇女们用它来整理和收纳线。如今,它虽已淡出日常,却依然是一件承载着记忆与美感的精致器物,静静地诉说着旧时光里的手艺与匠心。

13

迷你电视机

图片

这是一台迷你个人电视机,配备频道、音量等调节按钮,操作简便。这类复古小电视机曾是上世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娱乐设备,现在早已被其他电子设备取代,它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唤起人们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14

石狮子

图片

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常用于镇宅辟邪、招财纳福。它们通常成对出现,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美好祈愿。

15

“555”牌台钟

图片

“555”牌机械台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地区新婚家庭的标志性物件,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品质与家庭仪式感,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温馨时刻与岁月变迁。

走出收藏馆

夕阳的余晖洒在肩头

仿佛老物件的温度依然留在指尖

它们或许不再闪耀

却从未被遗忘

下一次,当你路过这里

不妨也来听听这些老物件的心声

或许它们会告诉你

关于生活的另一种答案

选稿:马骏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