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莎拉·布莱曼主演音乐剧《日落大道》开启中国巡演
上观新闻03-23 13:48:02

从《剧院魅影》到《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的歌声跨越时代,感动全球乐迷。今年,她带着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原版音乐剧《日落大道》来到中国,将在全国舞台上演一场光影交织的华丽大秀。

昨天,备受瞩目的《日落大道》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主演见面会。莎拉·布莱曼携该剧主演蒂姆·德拉克斯、迈克尔·考密克、贾罗德·德雷珀、菲利普·洛等亮相,提前点燃观众对这部音乐剧的期待。

3月27日至4月13日,《日落大道》中国首演和观众相约北京艺术中心。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参演剧目,《日落大道》将于4月18日至26日登陆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开启一段好莱坞黄金年代的幻梦之旅。

莎拉·布莱曼三十多年后重返音乐剧舞台,表示在接演默片时代巨星诺玛·戴斯蒙德这个角色之前,曾和前夫韦伯聊天。缔造了《剧院魅影》《猫》等票房神话的韦伯告诉她,其实当初创作音乐的时候,很多部分是根据她的嗓音条件来写的。所以真正开始演唱《日落大道》的曲目之后,她感到非常熟悉,也觉得自己女高音的声线和这部作品非常契合。来北京的前两天,莎拉刚和韦伯打了电话,韦伯得知《日落大道》要在中国上演非常兴奋,并向中国观众问好。

当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火遍中国大街小巷,莎拉对自己在中国的高人气印象深刻:“我非常荣幸能够来中国演出,中国对我具有特殊意义。这里的人民非常友好,并且他们都非常尊重我的艺术成果。”她更提及,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一点是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许多可以欣赏的文化艺术,尤其是中国地域性非常丰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随后她又补充道:“我必须强调,中国的美食非常好吃。”

作为一部脱胎于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经典音乐剧,《日落大道》自诞生起便承载着无数影迷与剧迷的情怀记忆。该剧讲述默片时代巨星诺玛·戴斯蒙德被有声电影时代抛弃后,不断尝试重返银幕。当她与落魄编剧乔·吉利斯宿命般相遇,两人炽烈而扭曲的关系最终导向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

韦伯操刀的经典配乐,成为《日落大道》的核心灵魂。他的作曲为剧中情感冲突提供音乐张力。经典曲目如《一眼望去》《完美的一年》以及震撼终曲《仿佛我们从未说再见》,将带领观众领悟诺玛的辉煌与孤独。此次为2024年的全新制作版本,延续原版的华丽风格,将电影中的胶片质感、暗黑美学与舞台科技深度融合,以沉浸式舞美复刻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浮华场景。

对莎拉而言,比较大的挑战是将自己投身到当时那个时代。因此,前期她做了很多功课,想象当时好莱坞女明星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她们从默片时代转换到有声电影时代都经历了什么。而诺玛的经历和当代许多人的命运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人会被时代浪潮抛下。诺玛职业生涯逐渐走向黯淡,因此她所经历的情感非常丰富复杂,同时也充满悲伤,莎拉相信观众一定会非常喜爱这部具有厚度的作品。

见面会上,蒂姆现场惊艳献唱《日落大道》同名经典唱段,在歌中表达乔控诉好莱坞的虚伪、梦想的幻灭,以及乔对自己选择出卖灵魂以换取奢华生活所感到的压抑的呐喊。他展现的丝滑嗓音以及强大的戏剧张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扮演管家马克斯的迈克尔·考密克早在公布演员阵容伊始就以“穿越时空的管家”引发社交平台热议——20年前他曾饰演剧中的青年乔,如今以沉稳演技诠释诺玛的忠实管家,这种角色轮回的戏剧张力成为本版亮点之一。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之前我已经想来中国很久。我非常荣幸能够加入这部剧的创作,尤其是与莎拉合作。”蒂姆刚到北京,就去逛了老北京胡同和故宫,他惊叹于中国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非常好的文物保护,希望巡演期间也有机会再去北京的其他地方、中国的其他城市看一看。

为迎接《日落大道》上演,北京艺术中心推出了系列配套活动。从1号线四惠东和6号线东夏园直达剧场门口的接驳车,预约后可免费往返。剧场公共空间也布置了“诺玛同款”的红毯打卡区和限时沉浸密室等特色展陈。现场还有特色主题餐饮和丰富的文创周边。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