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首个气象主题公园亮相古美
上观新闻03-22 12:17:00

3月23日是65个世界气象日。21日,古美气象科普公园正式揭牌,预警信号灯启动。

古美气象科普公园是上海市首个气象主题公园。公园里,百叶箱、雨量筒、风向仪、风力仪等气象观测设备看似平凡,实则蕴含着精妙的科学原理,它们如同气象预报的“眼睛”和“耳朵”,精准捕捉着大气的细微变化。

当天,这里举行了“世界气象日”上海专场暨虹桥枢纽气象党建联合体展演活动,活动通过科普、互动与文化体验,让市民们边学边玩,和气象来一场亲密接触。“带孩子来公园,既能游玩又能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居民王女士说。自试运行以来,古美气象科普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在7米巨型温度计前,市民纷纷驻足观看,这个实时显示气象预警的巨型装置成为了现场的焦点之一。


公园围墙上,一张像钢琴键一样的图表也让王女士印象深刻。这是徐家汇观象台的气象观测数据,显示了从1873年到2023年的年平均温度变化曲线“我和孩子根据自己的出生年份,找到了当年的年平均温度,挺有意思的。”王女士说。

除了让气象知识飞进千家万户,古美还尝试让风雨动态更早知晓。“我们设置了2个雨量监测点,覆盖6.5平方公里,可以实时看到古美辖区哪一侧雨量更大,风向走势是什么样”古美路街道城运中心主任顾琼介绍,结合城运中心的防汛防台应急预警机制,古美定制版的预报可以预测并及时清理路面积水点。


接下来,闵行区气象局携手古美路街道,以建成“七个一”项目——一个校园气象站、一所气象示范学校、一座气象科普公园、一座气象科普馆、一个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古美路街道专屏、一条气象路和一节气象特色党课为依托,打造气象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模板。

虹桥枢纽气象党建联合体的成立,为缩小早期预警差距,赋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暑运期间出现两次暴雨天气,气象部门开展“31631”强对流递进式气象服务,为交通枢纽的应急管理和旅客出行提供更为精准和及时的气象信息;成功进行全国首次垂直温度光纤观测实验,实现从地面至50米高空范围内精细化的温度梯度观测,填补虹桥枢纽在垂直观测领域温度数据缺失的空白。上海市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骆娜介绍,今年,虹桥枢纽气象党建联合体将聚焦攻坚、提升、安全、民生、协同、融合六大项目,深耕低空经济气象创新技术研发、立体式精密气象监测网建设、虹桥枢纽区域气象风险评估精准度提升、机关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分场景分群体分灾种的科普阵地打造等工作。

活动现场,上海第三届校园气象科普科创大赛暨首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校园气象科普科创大赛正式开启,首次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纳入活动范围。
据了解,世界气象日期间,上海气象部门将开展“气象开放日”“院士科普讲堂”等40余场特色活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