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世界睡眠日|改善睡眠有技巧!遭遇顽固失眠,中医也有解决办法
东方网03-21 22:16:30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3月21日报道:今天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优质睡眠,健康之源”,旨在强调优质睡眠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关注睡眠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睡眠质量。

世界睡眠日由世界睡眠协会(WASM)于2001年发起,定于每年春分前的星期五举行。这个全球性的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识,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和管理,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睡眠周期通常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个阶段。NREM睡眠又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深睡眠对身体的恢复和修复至关重要。REM睡眠则与梦境和记忆巩固有关。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睡眠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晚需要7-9小时的睡眠,而青少年则需要8-10小时。 

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等。这些障碍会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需要及时就医。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情绪、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如何拥有优质睡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要尽量保持一致。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凉爽,并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避免睡前刺激: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避免剧烈运动。

放松身心:睡前可以泡个热水澡、听些舒缓的音乐或进行冥想,帮助放松身心,更容易入睡。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也可以解决失眠问题!

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周扬教授介绍,失眠的治疗亦如大禹治水,堵的同时也要因势利导进行疏通,取效的关键在于如何很好地处理“镇压”与“减压”的问题。

所谓“镇压”主要指现在所使用的一些镇静助眠的西药,当然也包括中药重镇安神的一些药物,如龙骨、牡蛎、铁落等。但我的体会是光镇压是不够的,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用在失眠的治疗上一点也不错,有些人一开始使用镇静助眠药时效果不错,但时间一长,效果越来越弱,不得不加量或者联合其他的镇静药物,导致药物越用越重,也有部分人我们发现他不管使用什么药物,都睡不着,甚至越来越烦躁。中药也是如此,如果不加辨证,以西医的思路去使用一些重镇安神类的药物,一味强行的压制,其效果也不会很好。这说明单一的镇压治疗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失眠就是因为阳不交阴,阴阳失和,如果不去深思为什么会阴阳不交,而只是强行压制阳气,迫使其入阴,这种勉强的阴阳和合终究是不稳定的,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所谓“减压”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或药物舒缓内在的压力,在失眠群体里比较多见的就是一种郁热,不管他是因为焦虑、抑郁而失眠也好,还是因为失眠而产生焦虑抑郁也好,失眠久了大多会有情绪的异常,很多失眠患者最后就在焦虑与失眠这个圈子里转来转去,很难跳出来。在中医来讲,情绪上的问题都归于肝所主,肝郁日久就会化热,甚至产生肝火,因此在治疗上我们要想办法消除这种肝热、肝火,具体方法上可以选择苦寒直折的方式,比如丹栀逍遥散,以寒消热,这比较好理解。但我觉得更好的方法应该是“火郁发之”,借助一些透发的药物,把里面的热快速地散发出来。这就像一个闷热的房间,要想房间内的温度降下来,往屋子里面放一些冰块是一个办法,开窗透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解决的方法有多种,并不只一途。我常常在想,治疗失眠的过程就像把一个气球按到水里,以外力硬压,当然会有作用,这就像我们运用一些镇静药物一样,失眠会好转。但当施加的外力不够,或者撤掉外力以后,气球可能就又浮出水面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换思路,是不是可以考虑先把里面的气放掉呢?泄了气的气球不用太大的力也就能很轻易地下沉入水,这就好比让阳入阴,阳气入阴,阴阳和合,失眠自然也就改善了。

总而言之,失眠的治疗需要多方的权衡,并非一味地镇静助眠,恰当地给予“减压”常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善睡眠的小技巧|

* 白天进行适量的运动,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 睡前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喝杯温牛奶或吃些香蕉等有助于睡眠的食物。

* 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听音乐或冥想。

* 如果躺在床上20分钟后仍然无法入睡,可以起床做一些放松的活动,直到感到困倦再回到床上。

作者:刘轶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