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你知道“火灾调查员”吗?《燃罪》填补题材空白,在科普中呈现思考
上观新闻03-19 17:29:00

你知道“火灾调查员”吗?知道他们是如何与法医、刑警通力合作办案的吗?国内首部聚焦火灾调查员的电视剧《燃罪》上周于爱奇艺开播,它以高能案件为切口,探讨了火与罪、真相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潜移默化的科普中呈现思考,亦为类型剧集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

冷门职业,与硬核叙事化学碰撞

不同于传统刑侦剧中警察、法医的常规视角,《燃罪》首次将镜头对准“火灾调查员”——这群在灰烬中寻找真相的“火场侦探”。剧中,张云龙饰演的火调员许同生,因父母死于一场蹊跷火灾,执意投身火调行业,誓要揭开旧案谜团。他与法医靳椿(蔡文静 饰)、刑侦副大队长沈野(代旭 饰)为应对重大火灾案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以专业视角破解多起火灾。  

《燃罪》的亮点之一,在于其对火调员、法医、刑警职业特性的扎实刻画,使得剧集的专业性与真实感并重。在前10集中,剧集通过大量细节还原火调工作的严谨流程:从显微镜分析电线熔珠判断起火方式,到三维建模还原火势蔓延路径;从化学残留物检测判断助燃剂类型,到声音波段分析锁定现场情况。如在“双生子汽车爆炸案”中,许同生通过模拟系统,模拟出助燃剂泼洒的位置、方式和角度,对比事故车内部实际助燃过的蔓延痕迹以及斑点情况,推断车内曾有第三人存在。这些硬核技术手段的呈现,既凸显了职业特性,也让观众得以窥见火灾调查的科学性与复杂性。  

为了尽可能真实呈现,主创团队在拍摄前期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诸多火灾案件资料,并全程在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指导下完成,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均由专家从旁协助指导完成。同时,为了还原真实的火场状态,创作团队通过反复研究真实火灾案例,分析不同火源、助燃物、燃烧物所造成的火场特征,精心设计场景的布局和细节,为剧集质量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层层递进,呈现火与罪的双重考验

《燃罪》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单元案件+主线交织”的形式,每个单元案件既独立成章,又与主线剧情紧密相连,在前10集中,平均每3集就破解了一个独立案件,节奏紧凑又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的氛围营造带给了观众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剧集源于现实,也落于现实,剧中火场的背后其实是社会的镜像。在“颈环炸弹挟持案”中,女记者因调查企业黑幕遭灭口威胁,以命护证据的悲壮,映射舆论监督的困境;在“直播爆炸案”中,以家暴受害者的挣扎与反抗,探讨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循环,面对暴力不要沉默等议题。而贯穿全剧的主线——许同生父母的死亡真相,始终萦绕在许同生和观众心中。这种单元与主线双重交织的形式,既保持了单集观剧的爽感,又通过长线伏笔强化了剧集的厚重感。 同时,消防知识科普融入剧情之中,进一步增强了剧集的现实意义。剧中穿插了电动车电池爆炸、燃气泄漏自救等实用场景,警示观众日常消防隐患。

《燃罪》以其题材创新与叙事手法,不仅填补了国产剧对于火灾调查员的类型空白,更通过火灾这一极端场景,照见了人性的光明与晦暗。正如剧中所言:“只要做过,就会留下痕迹,就算被火烧过,也一样。”该剧通过一场场火灾案件,让观众看到了真相的重量,也感受到了正义与坚守的力量。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