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入选!
上海静安03-16 14:00:34

2023—2024上海文化品牌

最佳融合发展案例

《文化苏河:构建苏州河文旅商体融合生态圈》

“艺术苏河”品牌,正在成为静安国际范的文化艺术金名片。静安区吸引了上海苏富比空间、UCCA Edge静安尤伦斯美术馆、亚太首家Fotografiska摄影展览馆、没顶画廊等一批顶级艺术机构落户苏河湾地区。政府牵头与艺术机构深化合作,成立“艺术苏河联盟”,通过联盟共建,汇集苏河沿岸艺术、商业、地产等多领域资源,搭建世界级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图片

围绕“漫步苏河”“戏剧苏河”“诗画苏河”等主题,再现上海版“清明上河图”文旅体验。结合苏河水上航线,策划苏河微游线路,打造“一区一岸线一品牌”;策划“艺术苏河”整体形象宣传推广方案,拓展新媒体平台资源,上线苏河湾水岸VR导览地图,实现“5G+VR导览+苏河湾故事”等数字文旅云服务模式;设计艺术苏河全域地图,拓展“苏河湾朋友圈”,培育增量提升存量,使“艺术苏河”品牌在引领力、吸引力、影响力上更显优势。

图片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首次在苏河湾商圈落地“戏剧任意门”艺术装置,通过戏剧链通世界,打造艺术互动新场景;静安音乐节响彻苏河湾,将音乐与苏河湾深度融合,为市民带来了多元的音乐享受;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活动首次落地苏河湾,茶香飘满河畔,让市民感受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弄堂风情游、静安国际雕塑展、静安国际光影节等,全年吸引近千万人流聚集,媒体发稿数超千篇,曝光数突破3000万,不断提升“艺术苏河”文化品牌影响力。

图片

众多高品质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吸引大量艺术机构、艺术家聚集,显著提升了苏河湾地区文化艺术氛围。“艺术苏河”品牌也逐渐成为静安城市文化新符号,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增强了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助推苏河湾文化艺术生态建设,形成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文旅商体展融合生态圈。

《静安大悦城:打造超级IP首发地,引领复合消费新潮流》

静安大悦城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苏河湾地区中心区域,与南京东路商圈衔接,交通便捷。南楼商业于2010年开业,北楼商业于2015年开业,吸引众多国际知名零售品牌及国内热门餐饮集团入驻。近年来,着力打造超级IP首发地为主要特色业态,成为外地年轻客群游览上海必打卡旅游地。

图片

作为全国最早引入IP展的商场之一,上海静安大悦城始终与新兴的潮流文化和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站在一起。在静安大悦城,每年有近300场快闪活动,超30场国际顶流IP快闪首站落地商场,以丰富的IP资源、快闪、展览以及极高的全国首展率闻名于业界。

图片

近年来,作为年轻客群聚集大本营,上海静安大悦城不断网罗潮流元素,引入市场头部品牌,吸引大批多元、年轻的消费客群前来体验打卡。致力于打造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们带来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上海静安大悦城以沉淀了十余年的IP势能为基础,通过次元文化及国潮文化的探索,不断种草新潮生活方式,逐步成为一座以“IP首展收割机”为标签、“青年引力场”为基底的更聚焦泛潮流文化的项目。

图片

未来,上海静安大悦城将继续丰富商场品类业态,完善服务品质,提升客户购物体验,吸引更多元的年轻客群,为沪上青年文化及潮流生活持续注入大悦元素。

2023—2024上海文化品牌

最受市民欢迎案例

《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数字化赋能文化体验新升级,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于2023年5月在兴业太古汇开幕,本次展览活动是该项目在全球的第三站、亚洲首站,也是首次在法国本土以外落地。展览由哈佛大学吉萨考古项目团队担任学术指导,确保项目中所有细节和描述均符合考古学家的研究认证,旨在提供一次充满教育性的、身临其境的旅程,让用户穿越大金字塔的各个房间和通道,带领观众探究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胡夫金字塔。

图片

该展览使用先进的3D扫描技术捕捉金字塔内部的细节,然后创建一个高度真实的虚拟环境,通过大空间虚拟现实(VR)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探索、游览。展览数据基于金字塔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实地全息扫描,并在虚拟引擎上以1:1高精度重建还原。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普及宣传埃及的文化遗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触达、感知。

图片

观众除了可以近距离了解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和历史脉络,探索从未向公众开放的神秘区域,还可以体验攀登金字塔顶部俯瞰吉萨高原全景的刺激感、穿越到4500年前的第四王朝时期在尼罗河上乘坐太阳船航行,或参加一场古埃及的祭祀仪式,领略无限神秘美景,揭开古埃及文明神秘的面纱。除此之外,观众还可以边走边参观古迹,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自然的身体动作让本次体验变得更为真实难忘。

图片

本项目是元宇宙技术在文化旅游产业消费端的全新尝试,对于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从2023年到项目截止日,本次展览接待观众数突破10万人次,累计票房已突破2000万元,产生了5亿元的社会效应。

来和静宝一起看

↓入选案例名单↓

最佳融合发展案例

图片

最受市民欢迎案例

图片

最具影响力案例

图片

最佳创新案例

图片

最佳海外传播案例

图片

2023—2024上海文化品牌案例征集

最佳组织单位

图片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