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国家级荣誉背后的“出圈”密码 蟠龙天地成沪郊文旅新标杆
东方网03-14 15:48:30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曹磊3月14日报道:开业首月客流达400万人次,实力演绎“开业即爆火”;蛇年新春营收实现“开门红”,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深耕非遗文化,多元化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文化和旅游部的最新公告中,新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出炉,上海徐汇区衡复音乐街区和青浦区蟠龙天地街区成功入选。

其中,作为沪郊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位于青浦的蟠龙天地街区的成功创建,填补了郊区型、古镇主题旅游休闲街区空白,为沪郊文旅产业升级提质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也为全市休闲旅游发展树立了全新标杆。这一荣誉不仅为青浦区文旅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虹桥国际商务区,乃至长三角地区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

从“城中村”蜕变为“公园里的新天地”

悠久的历史为青浦留下了众多文化瑰宝,临水而建的蟠龙天地便是其一。它曾属蟠龙镇,现成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唯一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其中还有三处区文保单位。

蟠龙天地的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朝。蟠龙古镇因水而生,凭借商业繁荣和寺庙兴盛,到20世纪上半叶,已发展成商业繁盛的江南古镇。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因工业化进程加速,古镇逐渐沦为环境“脏乱差”的“城中村”。

2014年3月,上海市政府启动“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同年,西虹桥商务开发有限公司选择香港瑞安集团共同开发蟠龙“城中村”项目。面对推倒重建和保留传承江南文化两种声音,最终,后者成为改造方向。2018年6月改造项目获批,历经数年精心打造,2023年4月蟠龙天地正式开业。

据了解,该项目改造中不仅完成了3万平方米的河道整治和水生态修复,还修复了青浦区级文物保护点程家祠堂、凤来桥、香花桥、天主教堂、蟠龙庵等建筑,恢复了蟠龙“九龙一凤”古桥文化,打造了曲水萦居、溪桥渔泊、烟雨廊桥等“蟠龙新十景”,同时仿照旧时风貌打造商业街区,实现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成为上海西部的“江南会客厅”。

江南古镇内核披上现代都市外衣

从虹桥机场或高铁站驱车约15分钟,便可到达与“上海新天地”基因一脉相承的的蟠龙天地街区。蟠龙天地为江南水乡文化的内核披上了现代都市的外衣,它看似古镇,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镇,在这里,新旧文化交融,成为市民游客悦享文化娱乐的好去处。

蟠龙天地坐拥5万平方米开放式商业街区、23万平方米超大绿地和3公里天然水系,是一座集水乡底蕴、艺术人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里的新天地”。街区以文化唤醒、自然融合、城市焕新为理念,汇聚了余德耀美术馆、普天同秤民艺馆、蟠小龙的店等文创体验地,周边还引入了茶艺酒馆、宠物公园、生态有机餐厅、马术、滑板、棒球等创新业态,把历史文脉和新功能同时植入江南水乡空间肌理,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开业首月,蟠龙天地客流就达400万人次。自运营以来,蟠龙天地节假日平均客流约15万人次,最高达27万人次。蛇年春节假期,街区迎来超百万客流,销售实现3300万,大众点评热度上海第一(全国第二),热门指数达到100分。

一条千米蟠龙市河贯穿古镇街区,一座座江南桥梁架于碧波之上……蟠龙天地商业区由庵市、南市、北市及十字街构成,步入其中,鳞次栉比的商铺、香味扑鼻的美食与熙熙攘攘的人群,共同勾勒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烟火盛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来自江苏南通的王先生带着家人前来游玩,他笑着说:“从地铁17号线蟠龙站出来就能到,很方便。蟠龙天地的整体设计布局和招商都不错,环境颇有江南水乡韵味,又与现代商业巧妙融合,挺好逛的。我儿子一下子爱上了这里的童心乐园,有滑滑梯、蹦床、沙坑等设施,可谓是遛娃+出片胜地。”

多元消费场景涌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蟠龙天地街区汇聚了近190家特色品牌,其中上海首店28家(包括全国首店),涵盖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中外美食、亲子休闲、设计家居等领域。2024年,又有43家新伙伴加入,不断丰富商业业态。其中,Blue Bottle Coffee蓝瓶咖啡走出市中心,将其在上海的第四家门店入驻百年老宅,为消费者带来别具一格的江南文化咖啡体验。

同时,蟠龙天地还通过聚焦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水岸经济、集市经济、宠物经济等多元形式,助推消费活力不断释放。“我最近带自家狗子去了多个宠物友好商场,体验下来还是蟠龙天地深得我心。”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宠物友好’太到位了,除了有宠物商店、狗狗乐园,还有维护很好的大片草地供宠物到处奔跑,餐厅基本也都有带狗狗区域,部分店还提供狗狗喝的水,更有商家赠送吐司边。”

此外,作为亚洲首个LEED v4 ND完整认证项目,蟠龙天地重视绿色发展,长期治理维护蟠龙市河,还利用水系开展皮划艇、桨板、水上橄榄球等潮流水上运动,以及乘游船、赏评弹、放河灯等特色活动,构筑独特的夜江南生活,激发水岸经济和夜经济活力。

在文化传承方面,蟠龙天地不遗余力。自开业以来,蟠龙天地深耕非遗文化,共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艺术活动550余场。火热的新春庙会、江南灯会、非遗舞龙舞狮演出、非遗皮影戏演出等一场场文化盛宴精彩上演,给2025年新春一个超“燃”的“开门红”;季度更新的“蟠龙水集”原创市集,引入青浦练塘焋糕、糖画、编织等传统非遗文化元素;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以及“天地世界音乐节”、“光影上海·光予蟠龙2023灯光艺术节”等,还有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打造的开目剧场,无不让市民游客沉浸于传统文化魅力。

青浦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蟠龙天地街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模式,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和出游选择,也成为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的强劲引擎。未来,青浦区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旅游从“打卡式”向“体验式”、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

(图片来源:青浦区、上海蟠龙天地)

作者:王泳婷、曹磊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