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你等的花儿已经开了!长三角特色线路带你邂逅烂漫春光
东方网03-13 11:08:56

东方网记者曹磊、王泳婷3月13日报道:“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随着春日暖阳倾洒,气温稳步回升,长三角地区迎来了一年中最具活力的旅游旺季。盎然的绿意与烂漫的花海,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铁集团)发布的数据,2025年春游运输自3月14日起至4月14日,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600万人次,日均发送268.8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6.3%。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更直观体现出游客对春日美景的热切向往。

繁花织锦,一城一花海共赴长三角春日之约

长三角各地紧紧抓住春季旅游的黄金契机,积极打造“春日经济”,把“鲜花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据不完全统计,3月长三角地区举办了20余场赏花活动,涵盖樱花、梅花、郁金香、油菜花等多种花卉,让游客在不同城市都能邂逅春日的浪漫。

苏州是当之无愧的赏花胜地,仅苏州市区3月就举办了5场花展,2025苏州花展(上方山百花节)热闹非凡,留园茶花展古雅别致,网师园牡丹芍药展国色天香。县级市常熟的燕园兰花展、尚湖牡丹花会,太仓的弇山园兰花牡丹展,也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赏花体验。

江苏南京梅花山,“单瓣早白”“粉红朱砂”等早梅立春后竞相绽放,梅林似云霞般绚烂,最佳观赏期可持续至3月中旬,珍稀品种“南京红”“小绿萼”更是增添了一抹独特韵味。

浙江杭州东沙湖公园的油菜花海金黄灿烂,微风拂过,花浪翻涌,预计最佳观赏期持续至3月中旬。台州灵湖景区的12万株郁金香组成花路,十多个品种的郁金香争奇斗艳,引领游客走进春天。

安徽合肥紫蓬山的红梅与朱墙黛瓦相互映衬,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充满诗意,最佳观赏期预计持续至3月中下旬。

在上海顾村公园的“上海樱花节”如期而至,3月16日闵行文化公园还将举办2025年上海市民绿化活动月暨白玉兰文化主题活动开幕式。市区的周浦花海,800余亩的土地上四季花开,田园风光与花海浪漫并存。海沈村的大地艺术景观区,五彩油菜花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占地373.3万平方米的上海东方绿舟,拥有17万平方米草坪和11万棵绿树,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早春时节樱花初绽,美不胜收。

杭州、南京同样不甘示弱,各举办两场赏花活动。南京杏湖公园的杏花、朝天宫的玉兰,杭州太子湾的郁金香、良渚大屋顶的樱花,都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

无锡鼋头渚的樱花3月中下旬迎来盛花期,“樱花雨”的浪漫令人陶醉。

高铁助力春日出行 特色线路畅玩长三角

从旅游市场的预订数据来看,今年春季出游热情空前高涨。截至3月12日,春秋旅游数据显示,2025年春季预订人次全面超过2024年同期,同比增长近20%。其中国内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10%,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40%,入境游预订人次同比翻了四番。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记者,目前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预订人次也已超去年同期,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100%。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旅行社纷纷推出特色踏春路线。“长三角高铁三日赏花游”从上海出发,途径无锡、周庄、苏州,游客既能欣赏无锡樱花、太湖风光,又能感受周庄古镇的古朴宁静,领略苏州园林与花卉的完美融合,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无缝衔接,让游客尽享春游乐趣。

“早春运动踏青之旅”依据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榜单设计,串联起上海东方绿舟、安徽黄山、江苏南京聚宝山公园、江苏洪泽湖古堰景区、浙江宁波生态龙观秘境探险体育旅游目的地等景点。游客可以在不同地方体验攀岩、皮划艇、骑行、溯溪等户外运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随着长三角高铁网络不断完善,越来越多游客选择乘坐高铁前往旅游目的地。高铁不仅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还让游客在旅途中欣赏到沿途的美景与人文风情。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长三角地区旅游业正蓬勃发展,“春日经济”繁花似锦。(上述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曹磊、王泳婷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