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为盒马、高端餐饮供货,挪威三文鱼如何7天“游”到上海餐桌?
今日闵行03-10 16:40:51

“在上海,提起三文鱼,绕不开海之兴。我们有自己的加工厂,10分钟就可以抵达虹桥机场,2024年进口总额有1.65亿元,今年将突破2亿元。”上海海之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之兴”)董事长陈光伟说起这话,十分硬气。

在全自动三文鱼加工设备前,来自挪威深海的三文鱼精准分割成误差不超过2克的切片,这些裹挟着北欧寒意的鲜货,将在12小时内登上盒马鲜生的货架,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刺身拼盘。

作为华东地区冰鲜水产品进口龙头企业,海之兴扎根华漕二十年间,完成了从传统贸易商到精细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上海超过60家盒马门店、500余家高端日料店稳定供货。

顺应时代

从“一招鲜”到“招招鲜”

图片

海之兴的工厂,每隔三五分钟就能看到一架飞机从天空飞过。在陈光伟眼中,距虹桥机场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的区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对于从事鲜活海鲜生意的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最大的优势。省1小时,三文鱼的货架期就能延长12小时。”

图片

上海从事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企业里,海之兴算是比较早的一批。1995年,海之兴就落户如今的大虹桥,当初刚做进出口贸易时,几乎是100%出口,把国内最好的海产品卖到国外。随着时间推移,企业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转变为以进口为主。

图片

“时代在变化,国人的消费习惯变化,让三文鱼等优质高端海产品从高档餐厅走进家庭厨房,也促使我们从单纯的批发向精细加工转型。”陈光伟回忆道,2016年,海之兴落户华漕,敏锐地察觉到行业尤其是三文鱼市场正从“高端”走向“家庭”的发展趋势。企业若想更进一步,必须从批发向加工转型,实现从“一招鲜”到“招招鲜”的转变。

但转型关键——生食水产品加工资质的获取,却成为横亘在前的难关。其涉及卫生、环保、食品质量安全等多领域的严格审核。海之兴自主尝试申报时,因对政策细节把握不准,多次申报被驳回,耗时数月仍毫无进展。

转机出现在向企业所在的华漕镇许浦村求助的第3天,华漕镇启动“破冰行动”:快速梳理问题难点,并向镇里做汇报,通过区镇村三级联动,召开对接会,最终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顺利打通资质审批通道。如今,海之兴已是上海8家生食加工企业中“离市区最近、交通最优”的一家。

“政府的服务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说起这张生食水产品加工资质证,陈光伟深受触动,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长华漕镇的倾力支持,专班人员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也让人倍感安心。

就拿最近的来说,2024年,企业拿到盒马上海地区60多家门店三文鱼的订单,这也意味着企业需扩建厂房。华漕相关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协助完成规划审批、环保评估等手续,使扩建工程较预期提前竣工。“我们企业扩建很顺利,订单量将提高20%以上。”看着新建的厂房,陈光伟满脸笑容。

品质坚守

说硬话的底气来自实力

图片

验收、清洗、打鱼鳞、去头、开片、拔刺、去皮……一条来自挪威的三文鱼从捕捞、处理再到海之兴进行精加工,最后进入盒马、华润万家(乐购),永辉等大型、中、高端商超以及顶级日料店的时间大约是7到8天。

“为了保障三文鱼的口感,我们从不压库存,没有任何添加,就希望让大家吃到新鲜、地道、高品质的三文鱼。”陈光伟十分有信心地说,“从海之兴出去的没有差的鱼”。这份底气,源自对产品的高度自信以及对行业的敬畏之心。

图片

走进车间,一台冰岛全自动三文鱼加工设备通过红外线激光扫描,对三文鱼进行精准分切,设计产能每小时1800公斤。一台机器能顶10个人的工作量。举个例子,2025年春节7天,海之兴共为盒马鲜生供货冰鲜三文鱼小包装产品将近4万份,货值约167万元。

机器不单单带来效率,背后还藏着海之兴对未来的信心。通过进博会等平台,海之兴与挪威、智利等主产区建立采购网络,构建“从海洋到餐桌”的透明溯源体系。

“从十年前专注进出口贸易,到如今构建起稀有的水产精加工体系,我们见证了海之兴这家民营企业的蜕变。”华漕相关负责人满怀感慨地说道,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群体,海之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下一步将持续定期走访企业,以“永不落幕”的服务全方位助力海之兴这样的民营企业在许浦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跟着时代走”是陈光伟对未来的展望和观点,“在时代的浪潮中迎接挑战、坚守本心,不断有年轻的人才涌现,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让更多优质的三文鱼‘游’上国人的餐桌”。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