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6个小时329个公交站,85后上班族为何要来一场环上海公交游?
澎湃新闻03-10 10:44:03

16个小时,乘坐16辆公交车329个公交站,环上海坐一圈公交是怎样的体验?

2025年2月23日,上海“85后”上班族丁磊(化名)开启了全程366公里的环上海一日公交之旅。他从金山区出发,依次途经奉贤区、浦东新区、崇明区、杨浦区、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最终回到始发地金山区,共花费37.8元。据其介绍,这是因为部分线路使用了19.8元的一日联票,“如果全程不使用一日票,只使用现金的话,总计要59元。”

工作日,丁磊每天从金山到杨浦长距离通勤,来回180公里、耗时5.5小时左右,长距离出行对他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坐公交环上海游,踏出去的这一步让丁磊重新发现自己,也重新发现上海,“想尽可能绕上海外围一圈,这样才有成就感”。

丁磊的环上海公交游线路。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

16小时,惊喜与插曲不断

2月23日早上5点左右,天还没怎么亮,丁磊从金山石化汽车站出发,乘坐石南专线的首班车,由西向东,前往终点站南汇汽车站。这条他当天乘坐的第一条公交线,共有75公里、92个站点。

按照丁磊的规划,当日乘坐的路线总体为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石南专线、浦东55路、浦东13路、1031路、外高桥3路、申崇四线、申崇五线、宝山21路、841路、嘉松线、嘉定67路、青安线、青浦35路、DZ练枫线、金枫线,最后乘坐朱卫线返回金山,共计要换乘16辆公交车。

为了计算出线路长度和站数,丁磊使用了APP辅助计算,“用地图网页版,绘制出坐车的线路图和最终距离”,丁磊说,行程总站数是用了公交APP,里面会显示每条线路具体的车站名称,然后再把站数累计相加。

石南专线公交车的站牌图

石南专线这一段路途和丁磊预想的不同,正常情况下需要三个多小时,但那天路况较好,不到两个半小时就到了南汇汽车站。

乘坐途中,丁磊感到这条线要比上海“地面第一长”的浦卫线难开:石南专线沿途道路窄小,沪杭公路上还有一段没有路灯,司机在进弯道时,需要特意打一下双闪,提示对面的车辆有车来。

到了浦东,丁磊又饿又乏。他买了些补给,休息片刻便继续往川沙方向坐。早上8点40分左右,到达川沙路新源路站继续等车。下一段路程,除了原计划的乘坐浦东13路,还可以选择坐浦东32路换浦东26路,往五洲大道方向去。但浦东32路来了好几趟,丁磊都踌躇着没有上。

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32路会稍微偏里(靠近市区)一点,想尽可能绕上海外围一圈,这样才有成就感”,于是他坚持在站台等待浦东13路的抵达。

在川沙路新源路等车中

整个旅途中,丁磊其实还出过一次上海市——嘉定青安线的路线两头在上海市范围内,但中间有站点在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之后又回到上海市的范围之内。”

出发之前,丁磊还想象着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公交车上,听到不同的本地方言。“不过有点遗憾,基本没有听到本地方言。”他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乘公交车的人相比以前少了很多,坐车的时候大家基本都不太说话,所以也没有更多交流。

申崇5线往宝山方向路过五角场“小巨蛋”

一路上,丁磊发现,自己记录拍下的视频上半段和下半段的城市界面不太一样,“上半段的城市界面更加现代化一点,下半段的更具有江南水乡的气息。”路上经过了嘉定的州桥老街附近,还有青浦朱家角古镇、金山枫泾古镇附近也有老街风采,“比较享受那种风景。”

嘉松线从嘉定客运中心站驶出  

路过青浦白鹤镇时,丁磊往北面看去,只见视线近处是一大片农田,远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呈现一幅自然和商业交叠的绮丽景观,“当时有点被震撼到”。他犹记得白鹤是中国草莓之乡,之前自己任职的一家公司团建,就是来到了白鹤镇的一个草莓园。“曾经在那里提着篮子、弯腰进入草莓大棚,亲自动手采摘草莓。”可惜行程紧凑,他没能下车买点草莓。

公交车到达青安线终点站漕盈路交通枢纽,丁磊在这里要乘坐青浦35路,他看到车站分上下两层始发,一部分线路在地面上始发,还有一部分线路是在二楼始发,觉得很新奇,“当公交车从二楼开下来时,我感觉像是坐进了一个滑滑梯转下来。”

一天坐公交下来,人也疲了。丁磊想着此次的计划很完美,很快就要坐上返家的公交——然而百密一疏,在这最后时刻还是发生了一个插曲。

18时45分,他坐上了金枫线公交,这是他当天计划乘坐的倒数第二辆公交。地图上提示,19时25分左右就能到达朱泾汽车站。到站后,19时30分有一趟朱卫线到石化汽车站的车,应该能赶上。他在上车的那一刻就祈祷司机开快一点,可偏偏在金枫线的倒数第二站上来人,拖了一点时间。结果,丁磊19时31分才到达朱泾汽车站,刚好错过了回家的车,导致需要多等半个小时,这让已经坐了十几个小时的他有点崩溃。

不过很快,他便调整好状态安慰自己,“已经快到环绕上海的终点了,也不碍事,带了两个充电宝手机也有电。”21时左右,丁磊终于到了家,结束了一天长达16个小时的366公里环上海公交游。

对于这次的行程,丁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遗憾。“因为一天时间的限制,这个圈画得还不是太大。”丁磊把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后,评论区有人对这条线路不太满意,认为上海市东南角的临港没有到达,崇明本岛也没去,仅仅去了长兴岛。他也觉得有点遗憾,希望之后的行程能顺利接上这些地方。

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也想释放压力

对于丁磊而言,环上海公交游算是一次大胆尝试,去寻找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丁磊告诉记者,自己工作日每天从金山到杨浦长距离通勤,来回180公里、耗时5.5小时左右。可以说,长距离公交出行对他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甚至他还自己拍摄了名为“极限通勤”的系列视频,并发布在社交平台,获得了一些粉丝。

最近有很多人通过“坐公交绕上海一圈”知道了他,粉丝涨了三千人左右。这些粉丝甚至还会参与到他每日通勤的路线规划中。“从金山卫坐小火车,到地铁1号线莘庄站或者上海南站,再转3号线是我的理想路线。”丁磊说,但为了把视频做好,他会提前选几条线路备选,再由粉丝投骰子随机选取他次日通勤要搭乘的公交线路。很多人希望看到他坐不一样的路线,“如果每天都是一样的路线,粉丝们看得也会审美疲劳。”也是为此,他认真地筹备了这次的环上海公交游计划。

谈到想“坐公交绕上海一圈”的由头,丁磊说,一方面是想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他,另一方面是因为去年9月份工作压力比较大,天天加班到很晚,除了工作就是睡觉,“心里面积累了很多压力,想释放一下,忙完那个阶段的工作之后,就想到把这个计划逐步落实。”

从2024年11月起,丁磊就在断断续续地准备了。在筹备阶段,他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和朋友一起商量路线、计算时间、画地图等,“第一条线路平时的行驶时间我知道大概需要多久,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计算时间点,前半程的时间稍微排松一点,尽可能给后半程留一点冗余空间。”但由于他平时工作日到家的时间比较晚,周末又要陪伴家人,因此计划一直处于搁置状态,直到今年2月底才有机会实施。

对丁磊而言,平日里的极限通勤并不孤单,上海像他这样的长距离通勤的上班族不少。在金山卫站,每当火车进站,只要举起手机,就能拍到密集的人流涌向进站口。有人对丁磊表示,自己从金山区亭林镇到虹口区上班,自认为已经很离谱了,没想到丁磊更牛。

有些人看了丁磊的通勤视频,就劝他在市区租一套房子,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丁磊的长辈和妻子都在金山,因此并不打算一个人搬出去住。“我所在的金山区处于上海郊区,一些年轻人长距离通勤到市区上班,也希望争取改善一下金山居民的出行条件。”

近期,丁磊收获了一枚小粉丝。一位妈妈给丁磊留言,称她家小孩也是小公交迷,特别喜欢看丁磊的视频,有一次带小孩到金山游玩,孩子说:“这是丁磊坐过的车!”最近,小孩也吵着闹着学丁磊绕上海一圈。

事实上,丁磊对交通工具的兴趣也是从小就萌生的。他还记得,上幼儿园时看到公交车来了,会帮着公交车售票员一起报站。在2010年左右,他还曾一天内坐完了上海地铁,“现在上海地铁网络越来越发达,一天内是完不成了。”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